[实用新型]裁料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8440.6 | 申请日: | 200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58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律志强 |
主分类号: | B26F3/12 | 分类号: | B26F3/12;B26D7/06;B26D7/01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志华 |
地址: | 053800河北省深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裁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裁剪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裁料机。
背景技术
塑料编织带由于便宜好用,在很多场合被大量使用。在塑料编织带的制造过程中,首先是编织一卷卷的网子,然后再使用裁料机将网子裁剪成一定尺寸的网片,再将裁好尺寸的网片的一端缝好即可。当前所使用的裁料机首先将网子向滚筒上缠绕,待缠绕十几圈后,用电热丝在一个部位进行熔烧,一次便可以得到十几片网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网片,缠绕时里侧的网片的尺寸符合要求,而外侧网片的尺寸则越靠外越长,这不但造成原材料的浪费,且在缝制时为了使编制袋长度一致,需要在网片缝制端卷绕不同尺寸,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能将成卷的网子裁成长度一致的网片的裁料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带有动力装置的机架,所述机架的中部设置有电热丝、带挂竿的支架和能沿机架纵向来回移动的左右摇臂,所述的挂竿上设置有挂钩,所述的左右摇臂间设置有一对转向杆,转向杆的两端连为一体且分别连接有左右摇杆,左右摇杆的尾端与支架相连接,所述机架的前、后部对称设置有前后顶板,前后顶板的顶部分别固定有若干个顶针,底部固定有顶杆,前后顶板的上面设置有连为一体的前后承压板,前后承压板上分别开有若干个通孔,顶针穿过通孔,后承压板处设置有配重器,机架前后两端与前后顶板的顶针的位置相匹配处分别设置有前后镇压板。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的挂竿与支架活动连接;所述的顶杆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前后镇压板的与顶针相接触面设置有毛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裁料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在机架上设置了电热丝、支架、左右摇臂、前后顶板等,裁剪时,先调节好前后顶板与电热丝的距离后将成卷的网子挂在支架上挂杆的挂钩上,然后将网子的端头穿过转向杆之间后拉伸到前顶板处挂在顶针上用前镇压板压住,此时前后承压板在配重器作用下位于最上端,前承压板与网子的端头相接触。其后开通动力装置,左右摇臂由前顶板处向后顶板处摆动,转向杆带动网子伸展,两个转向杆在左右摇杆的作用下,开口由向着前顶板处向后顶板处转动,待左右摇臂靠近后顶板时,后镇压板抬起伸入转向杆的开口内,然后转向杆随左右摇臂运行到最后端向回运动,转向杆带动的网子的下段被后顶板上的顶针钩住,后镇压板落下将网子压在后承压板上,网子的上段则随转向杆向前顶板处运动,如此来回循环,将网子一层层压在前后镇压板和前后承压板之间,承压板受压力逐渐下沉,一层层网子逐个靠近电热丝被熔断,在前后顶板处便悬挂着一个个网片,待熔断完毕,松开并抬起前后镇压板,将网片取下,前后承压板在配重器作用下重新回到最上端,以备下一次工作。在此过程中,由于前后顶板与电热丝间距离一定,电热丝将网子一层层熔断成为网片,使得各个网片的长度一致,从而大大节省了原材料,能大大提高后续缝制工序的效率;其二,挂竿与支架活动连接,则可以使得悬挂成卷的网子时非常方便;其三,顶杆内设置有弹簧,在镇压板镇压顶针时,使得顶板有一定缓冲力,能对顶针、顶板起到保护作用;其四,前后镇压板的与顶针相接触面设置有毛刺,在镇压板镇压顶针时,顶针的针尖伸入毛刺内,使得针尖不易被压平,不会影响钩网子的工作。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裁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裁料机的具体结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裁料机包括带有动力装置1的机架2,机架2的中部设置有电热丝3、带挂竿4的支架5和能沿机架2纵向来回移动的左摇臂6、右摇臂7,挂竿4与支架5活动连接,挂竿4上设置有挂钩8,左摇臂6、右摇臂7间设置有一对转向杆9、10,转向杆9、10的两端连为一体且分别连接有左摇杆11、右摇杆12,左摇杆11、右摇杆12的尾端与支架5相连接,机架2的前、后部对称设置有前顶板13、后顶板14,前顶板13、后顶板14的顶部分别固定有若干个顶针15,底部固定有顶杆16,顶杆16内设置有弹簧17,前顶板13、后顶板14的上面设置有连为一体的前承压板18、后承压板19,前承压板18、后承压板19上分别开有若干个通孔20,顶针15穿过通孔20,后承压板19处设置有配重器21,机架2前后两端与前顶板13、后顶板14的顶针15的位置相匹配处分别设置有前镇压板22、后镇压板23,前镇压板22、后镇压板23的与顶针15相接触面设置有毛刺24。
使用时,先调节好前顶板13、后顶板14与电热丝3的距离,再将挂杆4一端推离支架5后将成卷的网子挂在挂钩8上,然后将挂杆4的离开端与支架5相接,其后将网子的端头穿过转向杆9、10之间后拉伸到前顶板13处挂在顶针15上用前镇压板22压住,此时前承压板18、后承压板19在配重器21作用下位于最上端,前承压板18与网子的端头相接触。其后开通动力装置1,左摇臂6、右摇臂7由前顶板13处向后顶板14处摆动,转向杆9、10带动网子伸展,两个转向杆9、10在左摇杆11、右摇杆12的作用下,开口由向着前顶板13处向后顶板14处转动,待左摇臂6、右摇臂7靠近后顶板14时,后镇压板23抬起伸入转向杆9、10的开口内,然后转向杆9、10随左摇臂6、右摇臂7运行到最后端向回运动,转向杆9、10带动的网子的下段被后顶板14上的顶针15钩住,后镇压板23落下将网子压在后承压板19上,网子的上段则随转向杆9、10向前顶板13处运动,如此来回循环,将网子一层层压在前镇压板22、后镇压板23和前承压板18、后承压板19之间,前承压板18、后承压板19受压力逐渐下沉,一层层网子逐个靠近电热丝3被熔断,在前顶板13、后顶板14处便悬挂着一个个网片,待熔断完毕,松开并抬起前镇压板22、后镇压板23,将网片取下,前承压板18、后承压板19在配重器21作用下重新回到最上端,以备下一次工作。另外,前顶板13、后顶板14内设置有弹簧17,在前镇压板22、后镇压板23镇压顶针15时,使得前顶板13、后顶板14有一定缓冲力,能对顶针15、前顶板13、后顶板14起到保护作用,前镇压板22、后镇压板23的与顶针15相接触面设置有毛刺24,在前镇压板22、后镇压板23镇压顶针15时,顶针15的针尖伸入毛刺24内,使得针尖不易被压平,不会影响钩网子的工作。在整个裁剪过程中,由于前顶板13、后顶板14与电热丝3间距离一定,电热丝3将网子一层层熔断成为网片,使得各个网片的长度一致,从而大大节省了原材料,能大大提高后续缝制工序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律志强,未经律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84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