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回收式预应力锚索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0273.9 | 申请日: | 200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45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盛宏光;张福明;赵红玲;刘玉堂;丁巧爱;苑晓华;吴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科研三所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17/2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云红 |
地址: | 471023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回收 预应力 | ||
技术领域
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主要用于水电、国防、交通、矿山、市政等工程领域的各类岩土边坡、洞室、基坑和其它岩土加固。可回收式预应力锚索不仅可以用于上述工程的永久性加固,还特别适用于临时性岩土加固工程。
背景技术
由于受到法规的限制和对锚索加固技术认识较早,发达国家(例如德国和日本等)很早就禁止了锚杆超越“红线”施工,所以在可回收锚索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要早于我国。
可回收式锚索是锚索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1934年A.Coyne工程师首次在切尔伐斯水坝的改建工程中成功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伴随着“二战”结束后欧洲各国建筑业的繁荣,锚索加固技术在法国、瑞士、瑞典、德国和南美部分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应用。大量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证明了锚索加固技术的先进性和有效性,使得锚索在岩土加固工程领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是,后来人们在锚索加固的相邻区域内进行开挖施工时发现,地下遗留的大量锚索使得开挖工作变得十分艰难、并导致了开挖费用的明显增加,并且这些锚索已经不再需要继续发挥加固作用
由于大量埋置于地下的锚索对临近地下空间的开发造成了很大障碍,同时也有可能在相邻单位之间引起纠纷。为了解决锚索加固中存在的这一问题,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试图将用过的锚索回收,然而,受当时的锚索材料、技术发展水平以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的限制,回收锚索只是人们的一个构想。
受登山绳的启发(登山者用一根登山绳绕过固定于岩壁上的钢锥而分成两股,活动结束后,登山者只需拉动其中的一端就可轻易将绳子收回),在九十年代初期,英国人Tony Barley等研制开发了SBMA(Single Bore MultipleAnchors)回收式锚索、实现了锚索体的回收。随后,相继出现了DYWIDAG回收式锚索(德国)、KTB(日本)荷载分散型回收式锚索以及JCE回收式锚索等。
自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在城市建筑深基坑加固工程中开始使用喷锚支护技术,10多年来,该项技术在基坑加固中的应用迅猛发展,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同时也将大量的钢筋、钢绞线等锚杆材料和配件永久埋置于地下。以广州为例,据1999年4月8日中国建设报报道,截至1999年,广州地区地下遗留的锚杆多达20~30万米,这样每年就有约800~1200吨钢筋被埋置于地下,另据该报报道,仅广州江湾新城一项工程就留下1000多吨钢材。据估计,北京和武汉等大型城市每年埋置于地下的钢材也在1000吨左右。
从上述数字很难想象在锚固技术日益广泛应用的今天,全国将有多少锚杆被永久埋置于地下,这些被埋置于地下的钢筋不仅造成了地下空间的污染,同时也将会造成这部分地下空间后续开发时的困难和建设费用的增加。
早在90年代中期,我国就出现了由于“红线”问题而不能使用锚索技术进行基坑加固的先例,这类问题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中将会更加突出。据了解,目前杭州、广州、上海等城市已经明令限制了锚固工程超越“红线”施工。随着人们对喷锚技术的了解和法律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维护地下空间产权的意识也日益增强,锚索超越“红线”施工建设的现象将逐渐被限制。另外,目前工程上使用的锚索大都是拉力型的,这种锚索的荷载主要分布在锚固段近区,锚固段的深处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由于锚固段近区产生了较大的拉应力,从而会造成注浆体的开裂,这对锚索的永久性极为不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回收式预应力锚索,使其具有结构合理受力性能好、锚固可靠、承载力高、回收力小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主要由承压板、承载体、钢绞线构成,承压板的底部一周设置有隔离槽,承压板的顶部设置有一圆弧槽,在圆弧槽两侧的承压板上的各设置一定位板,在承压板底面的中部设置有定位槽,承载体由一组钢筋和钢环构成,钢筋在钢环内侧均匀布置焊接固定,钢筋的前端位于定位槽内,并和承压板焊接固定,钢绞线呈成“U”型其前端位于承压板顶部的圆弧槽内,钢绞线两侧位于承压板底部的隔离槽内。
在承压板上的两个定位板之间设置定位螺栓。
所述的钢绞线通过金属环固定在承载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科研三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科研三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02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