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无菌输液消毒贴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0340.7 | 申请日: | 200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03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妙芳;黄满玉;张淑卿;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妙芳 |
主分类号: | A61M5/00 | 分类号: | A61M5/00;A61L2/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云红 |
地址: | 471003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无菌 输液 消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一次性无菌输液消毒贴。
背景技术
输液、配药、换液体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虽然操作简单,但程序繁琐,既耗费时间又耗费体力,是临床护士的一项主要而繁重的工作。在此过程中消毒剂和无菌棉签的反复使用不仅使操作时间延长,而且增加了污染的机会。目前,临床护士在完成输液配药、换液体至少要完成三个消毒步骤:①根据医嘱将备用的液体瓶盖启开后消毒两次,加药;②消毒棉球或棉签覆盖瓶口(使用消毒棉球,脱脂棉和消毒剂的用量较大,还需配备无菌传递缸和传递镊;使用消毒棉签覆盖面不够且不易固定);③将配好的液体送至患者床旁(这期间由于消毒棉球或棉签容易掉落,或是护士直接用手压住,或是携带消毒剂和棉签重新消毒两次)再插入输液器。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多次污染的机会:①两次使用棉签消毒,增加了棉签和消毒剂的污染机会;②用手指压棉签(棉球),由于消毒时间有限,容易使手上的不易被杀死的常居菌污染瓶口;③由于棉签的覆盖面不够,致使药物配好后放置过程中和往病房运送过程中,空气中的浮游菌沉降至瓶口,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由此产生,提出一种一次性无菌输液消毒贴。从而降低临床输液和配药操作的污染率,减少临床输液操作程序,减轻临床护士的负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是在贴体上设置有粘胶层、消毒棉纱和防渗圈,消毒棉纱位于贴体的中心,在消毒棉纱的外围设置有防渗圈,在防渗圈的外围设置有粘胶层。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贴体上还设有手把柄。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是隔离与消毒并举,贴体上设置的粘胶层有效密封瓶口隔离空气,设置的消毒棉纱正好覆盖瓶口,防渗圈的设置有效防止消毒剂向外渗透,手把柄的设置既便于操作又避免了手部细菌的传播。由于其是针对液体瓶口的消毒而设计的,因此在液体瓶盖启开后可直接贴在液体瓶口表面,由此减少了瓶口消毒棉签覆盖、放置、移至病房、输液管及排气管插入操作等过程的污染机会。这样既减少了临床护士繁琐的操作步骤,又大大降低了临床配药输液的污染率,减轻了临床护士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中:1、手把柄,2、粘胶层,3、防渗圈,4、消毒棉纱,5、贴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
如图1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贴体5上设有粘胶层2、防渗圈3和消毒棉纱4,贴体5为圆形与液体瓶口吻合,为便于操作,在贴体5的边缘设有手把柄1,该手把柄1与贴体为一体。在贴体5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消毒棉纱4,在消毒棉纱4的外围设置有防渗圈3,在防渗圈3的外围设置有粘胶层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妙芳,未经李妙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03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入设备及其带宽控制方法
- 下一篇:视频加解密装置以及加解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