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果实收获秧果分离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0427.4 | 申请日: | 200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32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吕启贻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启贻 |
主分类号: | A01D29/00 | 分类号: | A01D29/00;A01D3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磊 |
地址: | 476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果实 收获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果实收获秧果分离机。
背景技术
花生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农村有大量的种植,但其成熟后的收割是个难题。中国专利02284572.0公开了一种花生挖掘机,可将花生从土壤里挖掘出来,但挖掘出的花生果都是散落在地上,收集起来仍然很不方便,并且花生果和秧连在一起,要将其分离也很费力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从土壤中挖掘出的、散落在地上的花生秧果收集起来并进行分离的果实收获秧果分离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果实收获秧果分离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装有行走轮和牵引杠,行走轮轮轴上有主动轮,机架前部与后部各装有一个滚筒,两个滚筒之间通过皮带相连,皮带上装有若干拨条,机架后部的滚筒轴上装有从动轮,机架上还装有漏网,漏网位于皮带下方,机架后部的漏网呈圆弧形,在圆弧形的漏网处有一摘果器,摘果器通过弹簧与机架相连,摘果器下方的漏网上有出果口,机架后部还连有果箱,果箱上有车轮;在机架上还装有出秧板,出秧板位于圆弧形漏网的前方。
还包括排果网,排果网一端连在出果口下方,另一端与果箱相连。
所述的拨条为三棱形,等距离装在皮带上。
所述的摘果器呈三棱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果实收获秧果分离机,由拨条将由犁翻起的花生秧送入机内,进行秧果分离,并将花生果收入果箱,可节省大量的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果实收获秧果分离机,包括机架9,机架9上装有行走轮8和牵引杠1,行走轮轮轴7上有主动轮6,机架前部与后部各装有一个滚筒,两个滚筒之间通过皮带2相连,皮带2上等距离装有若干三棱形拨条3,机架后部的滚筒轴上装有从动轮10,机架上还装有漏网4,漏网4底部由圆柱条5排列而成,相邻的圆柱条之间有间隙。漏网4位于皮带2的下方,机架后部的漏网呈圆弧形,在圆弧形的漏网处有一个三棱形摘果器11,摘果器11通过弹簧12与机架相连,摘果器11下方的漏网上有出果口,机架后部还连有果箱15,果箱15通过绞链14与机架9相连,果箱15上有车轮16。在机架9上还装有出秧板17,出秧板位于圆弧形漏网的前方。出果口下方有排果网13,排果网13一端连在漏网4上,另一端与果箱15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要将牵引杠1连接在由拖拉机带动的犁上,跟在犁后面一起前进。犁将地里的花生翻起来,果实收获秧果分离机前进过程中,主动轮6带动从动轮10转动,进而带动皮带2转动,皮带2上的拨条3把翻起的花生秧与土块一起拨到漏网上,花生秧与土块一起随着拨条沿漏网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土块被挤碎并从圆柱条5的间隙中落下,只剩下花生秧随着拨条向上移动,当移动到漏网后部时,拨条3与摘果器12发生碰撞,由于弹簧12的作用,摘果器产生切搓力,将花生秧上的花生果切搓下来,花生果从出果口排出,经过排果网13进入果箱15内,花生秧则继续随着拨条移动,并从出秧板17处排出机外。
当把摘果器11去掉后,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收集大蒜、土豆等农作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启贻,未经吕启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04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打孔机
- 下一篇:用于提供可浏览的幻灯片显示的解码数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