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快拆顶板托架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0483.8 | 申请日: | 2006-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85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侯民航;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民航;卫平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E04G25/04;E04G11/5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小明;马忠 |
地址: | 476000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顶板 托架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中的支撑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制作现浇楼板时的支撑工具。
二、背景技术
建筑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工具,目前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建筑行业最常用的工具。但是,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①安全保证性较差。在施工过程中主要依赖扣件固定钢管,如有扣件丝松动、滑丝等情况发生时,很可能造成安全隐患;②定位性能较差。工人在施工定位中,很容易发生楼板标高的误差,如出现扣件松动,还会发生楼板下垂,严重的还会造成质量问题;③工时量大。施工中完全依靠扣件来固定钢管,难度大、工时量大,人力、物力都有很大浪费;④严重浪费木材。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顶板支架,施工中需要大量的木方来固定木模板,一栋建筑面积5000m2的框架结构楼房,就要消耗顶杆、木方几十立方,严重消耗国家的森林资源;⑤模板周转率低,不到建筑标准规定的凝固期不能拆除模板。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在建筑施工中制作现浇楼板时使用的可调快拆顶板托架,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由托板、上梁托、下梁托、固定丝母、托架丝杆、调整丝母、模板上固定梁、模板下固定梁组成,托板固定在托架丝杆的顶部,上梁托、下梁托中间各有一个孔,两端各有一个固定销,上梁托、下梁托穿在托架杆上,并由固定丝母将其固定在托板下面;模板上固定梁由横梁、木块盒组成,木块盒设在横梁两侧,横梁下侧面两端各有一个销孔,用于和上梁托两端的固定销配合;模板下固定梁由横梁、木块盒、棚板组成,木块盒设在横梁两侧,棚板设在木块盒下面,横梁下侧面两端各有一个销孔,用于和下梁托两端的固定销配合,下固定梁横梁的高度高于上固定梁横梁的高度,木块盒的上平面与横梁的上平面在一个平面内;调整丝母旋在托架丝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①装拆简单,承载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安装快捷、牢固、灵活、适应性强,能充分发挥框架组合的作用;②稳定性好,层间走道平整,整体结构稳固可靠;③采用高强度钢材焊接制成,配件组装使用,单件重量轻,经济耐用,使用寿命长,减少了施工单位施工前买许多木料,施工后盛几堆烧火柴的现象;④脚手架搭设、拆卸方便快速,效率高,与通常使用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相比提高工效70%,不仅可节省大量劳力,增加施工企业经济收入,降低企业施工成本,还可节约大量木材,保护国家森林资源;⑤施工中可以在不动托板和托架杆的情况下,当现浇板达到设计强度时,可以提早拆除模板,提高模板周转率,减少建筑架材费用支出。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模板下固定梁示意图;图3为模板上固定梁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图3所示,它主要由托板1、上梁托2、下梁托3、固定丝母5、托架丝杆6、调整丝母7、模板上固定梁(图3)、模板下固定梁(图2)组成,托板1固定在托架丝杆6的顶部,上梁托2、下梁托3由槽钢制成,槽口中部各焊接一块钢板,在上下梁托中部的槽底和钢板上各钻有一个孔,孔径稍大于托架丝杆6的直径,在上下梁托两端槽钢的底面上,各焊接一个固定销8、4,上梁托2、下梁托3经其中间的孔穿在托架丝杆6上,并由固定丝母5将其固定在托板1下面;模板上固定梁(如图3所示),由横梁14、木块盒15组成,横梁14长m,木块盒15共六个,每两个相对应设在横梁14两侧,横梁14由方形钢管制成,下侧面两端各有一个销孔17;模板下固定梁(如图2所示),由横梁9、木块盒11、棚板12组成,横梁9长1120mm,木块盒11共六个,每两个相对应设在横梁9两侧,棚板12设在木块盒11下面,横梁9由方形钢管制成,下侧面两端各有一个销孔13,模板上、下固定梁分别放入上、下梁托后,横梁14与横梁9的上平面在一个平面内;调整丝母7旋在托架丝杆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民航;卫平,未经侯民航;卫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04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