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缸头二次补气孔联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0513.5 | 申请日: | 200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4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许新华;李建波;涂传胜;孙义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42 | 分类号: | F02F1/42;F01N3/3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7103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发动机 二次 气孔 联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二次补气技术结构,主要提出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缸头二次补气孔联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的实施,目前国内多数中小排量的踏板摩托车发动机采用了二次补气技术控制尾气排放,即在发动机缸头上设置一个二次补气孔与排气道相通,二次补气孔连接补气系统,其联接结构一般如图1所示,具有补气系统软管1,卡箍2,连接金属管3,螺栓4,密封垫5,缸头二次补气孔联接座6,补气系统软管1套在连接金属管3上用卡箍2紧固,其中连接金属管3焊接有法兰盘,通过两个螺栓4固定在缸头二次补气孔联接座6,中间用密封垫5密封。这种结构零部件多,成本高,而且在整体式缸头上设置二次补气孔时,由于补气孔联接座上带两个紧固螺纹孔,这样在结构紧凑的整体式缸头布置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缸头二次补气孔联接结构,使得缸头结构简化,减少了零部件,简化了机加工艺,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该联接结构包括有软管、连接金属管和通气管接头,一端与排气道相连通的软管,另一端与连接金属管相通,连接金属管的另一端与通气管接头连接并相通,通气管接头过盈配合直接压装在缸头二次补气孔联接座上的二次补气孔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结构由于取消了原二次补气连接结构中的连接螺纹孔,使得在结构紧凑的整体式缸头上布置二次补气孔比较简单、容易,同时可减少发动机零部件数量,还简化了机加工艺,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踏板摩托车发动机缸头二次补气孔联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软管,2、卡箍,3、连接金属管,4、螺栓,5、密封垫,6、缸头二次补气孔联接座,7、通气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2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加以说明:
如图2所示,该联接结构包括有软管1、连接金属管3、通气管接头7和,缸头二次补气孔联接座6,软管一端与排气道相连通,另一端与连接金属管3相连通并用卡箍2紧固,连接金属管3的另一端与通气管接头7通过焊接连接并相通,通气管接头为金属棒,中部开置通气孔且通气孔为盲孔,通气管接头一端过盈配合压装在缸头二次补气孔联接座6上的二次补气孔内,构成将缸头二次补气孔与排气道相连通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05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氮化镀锆活塞环
- 下一篇:输液输血用的过滤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