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动力提升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2358.0 | 申请日: | 2006-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87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罗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月;周之皓 |
主分类号: | F02D41/24 | 分类号: | F02D4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6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动力 提升 | ||
1、汽车动力提升器,电源线穿过铝合金机壳与机壳内的电源管理电路、MCU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和输出电路顺序电连接,其特征是:电源线与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出端与MCU控制电路的电源正极连接,MCU控制电路的电压监控端口与电源线连接,MCU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输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动力提升器,其特征是:前面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由电源管理芯片U1,二极管D1,电容C1、C2构成,其连接方式是U1的输入端Vin通过二极管D1与汽车电池正极相连,GND端接汽车电池负极,输出端Vout与MCU控制电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动力提升器,其特征是:前面所述的MCU控制电路由微控制器U2,晶振Y1,电容C3、C4,电阻R1、R5构成,其连接方式是U2的VDD端与前面所述电源管理芯片输出端Vout端相连,AD端PTA1/AD1通过分压电阻R1、R5分别与汽车电池正、负极相连,晶振Y1与U2的OSC1和OSC2端相连,控制信号输出端PTA1/TCLK驱动电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动力提升器,其特征是:前面所述的驱动电路是由三极管Q1和电阻R4、R6组成,其连接方式是Q1的基极通过电阻R4与前面所述微控制器U2的输出端PTA1/TCLK相连,Q1的发射极接汽车电池负极,Q1的集电极与输出电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动力提升器,其特征是:前面所述的输出电路的功率输出部分由晶体管Q2,功率二极管D2,电感L1,电阻R2、R7构成,其连接方式是Q2的栅极与前面所述Q1的集电极相连,汽车电池正极连D2连L1连Q2的漏极,Q2的源极连汽车电池负极,前面所述的输出电路的显示输出部分由发光二极管D3和电阻R3组成,其连接方式是前面所述U1输出端Vout连D3连R3连微控制器U2的信号灯控制端PTAO/ADO。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动力提升器,其特征是:前面所述的MCU控制电路中的微控制器U2中嵌入了控制软件,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控制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动力提升器,其特征是:前面所述的MCU控制电路采用由晶体震荡器Y1、电容C3、C4组成的晶体振荡器组时钟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月;周之皓,未经罗月;周之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235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固定粘土类印泥的印泥盛放框架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游离水脱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