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片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3489.0 | 申请日: | 200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68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杨锡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靖宇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9/26 | 分类号: | A44B1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燕力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拉片,尤指一种可避免制造过程中因重复加工而损伤胴体上引手的拉片。
背景技术
如图6所示,揭露有一已知的拉片,此种运用高级皮包、手提袋上的拉片,对于外型的要求具有较高的标准。该等拉片包括有一胴体70、一枢设于胴体70上的引手80及一设于引手80上的饰块90;其中:图中所示的引手80为二段式,是由一前片81及一后片82以一端相互枢接所构成,其中前片81令枢接端的相对另端与胴体70枢接,后片82则以射出成型包射方式制作前述饰块90。
有关前述饰块90的制作主要是以热可塑性塑(橡)胶材料经由二阶段包射方式达成,首先请参阅图7所示,第一阶段包射是将胴体70的引手80置入模具(此例是以引手80的后片82置入),再以包射方式形成一包覆在后片82外侧端上的饰片91,一般而言,该饰片91是雾透或半透明状,接着将后片82及其上的饰片91再放入模具中进行第二阶段包射,其采用不透明材料进行包射,而在饰片91外形成一包覆层92,该包覆层92上表面呈镂空状,使位于其内侧的饰片91得以由镂空处露出(如图6、图8所示),以呈现层次感。但前述饰块90的制作方式却存在下列问题:
1.制造过程较嫌繁复:如前揭所述,该饰块90的制作,必须经过多次包射成型步骤方能达成,不仅步骤多,且制造过程成本高。
2.工件易在制造过程损伤:如前揭所述,制作的饰块90的主要工件为胴体70上的引手80,由于采多次包射形成饰块90,所以引手80必须至少二度置入模具中,由于工件的加工时间长,相对提高了引手80在包射时损伤的机率。
3.有影响美观之虞:如前揭所述,饰块90是先在第一阶段后片82一端包射形成饰片91,第二阶段包射则形成局部包覆饰片91的包覆层92,在此状况下,因饰片91为雾透或半透明状,原可清楚透视其一端内侧的后片82,再以饰片91上端面将露出在包覆层92的镂空处,其意味着饰片91一端内侧的后片82也将露出于镂空处,而影响美观。
由上述可知,现有拉片的饰块在制作上未具效率,且其成品也存在结构缺点,故有待进一步改进,并谋求可行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简化制造过程、避免工件损伤及保持外型美观的拉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拉片,包括有:
一引手;
一饰片模组,设于引手上,主要包括一饰片及一相对包覆饰片而令该饰片局部露出的包覆层;其中:该饰片是一独立元件形式,其一端底面形成有一凹部,并与引手一端相对但不直接接触而与包覆层熔融接合。
前述饰片的凹部内顶面上形成有一凸块,以增加与包覆层的接合面积。
前述引手为单片式,其外侧端形成一开口,在包射时可供射出材料通过并充填其间,以提高包覆层与引手的结合强度。
前述引手可为双片式,由一前片及一后片相互枢接构成,其中后片与饰片模组连结。
前述引手可枢接于一胴体上。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拉片,其中的饰片是一独立元件形式,饰片在对应引手的一端底面形成有一凹部,当引手及饰片置入模具时,该凹部与引手相对但不接触,并使饰片一端与引手部分重叠但形成适当间隙,在进行包射时,射出材料将覆盖引手表面,而与饰片上凹部的内顶面溶融接合。本实用新型利用包射方式以形成包覆层,而在引手上形成该饰片模组;如此一来,仅进行单次包射即可完成制作,从而解决现有制造过程令引手重复进入模具可能造成的损伤问题,另一方面若饰片为透明或半透明状,也不虞发生引手露出在外而影响美观的情事。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现有拉片的立体图。
图7:现有拉片完成第一阶段包射后的立体图。
图8:现有拉片完成第二阶段包射后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
10胴体 20引手
21枢孔 22开口
30饰片模组 31饰片
310凹部 311凸块
32包覆层
70胴体 80引手
81前片 82后片
90饰块 91饰片
92包覆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靖宇企业有限公司,未经靖宇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34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