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可调床垫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3765.3 | 申请日: | 200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35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贺继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继超 |
主分类号: | A47C20/00 | 分类号: | A47C20/00;A47C20/04;A61H23/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于俊汉 |
地址: | 550003***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可调 床垫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床垫,特别是一种多功能可调床垫。
背景技术:现在的床垫是平铺在床架上,睡觉时枕的枕头不是高就是低,不好调整,睡在床上看电视,视线总不理想,有时想靠着身子看,背上就没有适当的支撑点,所以现有的床垫不能给人以舒适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可调床垫,它通过头部活动板和脚部活动板的翅起以及枕头气压升降器,可以调节人们睡在床垫上的姿式,达到睡着舒适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由床垫底架、中部固定板、头部活动板、脚部活动板、枕头气压升降器、电磁波振动器、枕头加压器、伸缩器双向电机、伸缩器、头部升降杆、脚部升降杆、限位器和控制器组成,在床垫底架1的中部安装中部固定板15,在中部固定板15的一头连接头部活动板4,另一头连接脚部活动板19,安装在床垫底架1内侧的伸缩器16,一头与伸缩器双向电机14连接,另一头通过头部升降杆2与头部活动板4连接,通过脚部升降杆17与脚部活动板19连接,在中部固定板15、头部活动板4和脚部活动板19的上面安装弹性垫20。
在靠近头部活动板4的床垫底架1前后内侧各安装一个伸缩器双向电机14和一个伸缩器16;在靠脚部活动板19的床垫底架1前后内侧各安装一个伸缩器双向电机14和一个伸缩器16。
枕头加压器9通过枕头升降阀8与枕头气压升降器6连接,在枕头气压升降器6上有电磁波振动器5,由松紧套7固定。
控制器与伸缩器双向电机14和电磁波振动器5连接,在控制器上装有电源信号灯10、头部升降按钮11、脚部升降按钮12和电磁波振动器按钮13。
在床垫底架1两头的上方,安装四个缓冲弹簧3,缓冲弹簧3位于头部活动板4和脚部活动板19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1.在头部活动板上安装枕头气压升降器,只要按动枕头加压器,枕头就可升高到理想的高度,用枕头升降阀可以控制枕头的高低。2.在枕头上装有电磁波振动器,只需按动电磁波振动器按钮,它可对你的头部、肩部、颈部进行振动按摩,对颈椎痛、肩周炎、高血压有一定的疗效。3.在床上看电视时,按动头部升降按钮,伸缩器双向电机通过伸缩器和头部升降杆,可使头部活动板升降,达到你理想的角度,既睡着舒适,又能保护视力。4.如走路过多运动量大,脚胀、腿酸,可按动脚部升降按钮,使脚部活动板升高,使脚部血液向下流,可解除痛苦,恢复疲劳。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床垫底架和弹性垫结合图。
图中:1.床垫底架,2.头部升降杆,3.缓冲弹簧,4.头部活动板,5.电磁波振动器,6.枕头气压升降器,7.松紧套,8.枕头升降阀,9.枕头加压器,10.电源信号灯,11.头部升降按钮,12.脚部升降按钮,13.电磁波振动器按钮,14.伸缩器双向电机,15.中部固定板,16.伸缩器,17.脚部升降杆,18.限位器,19.脚部活动板,20.弹性垫。
具体实施方式:在床垫底架1的中部安装中部固定板15,在中部固定板15的一头连接头部活动板4,另一头连接脚部活动板19,安装在床垫底架1内侧的伸缩器16,一头与伸缩器双向电机14连接,另一头通过头部升降杆2与头部活动板4连接,通过脚部升降杆17与脚部活动板19连接,在头部活动板4和脚部活动板19上有限位器18,在中部固定板15、头部活动板4和脚部活动板19的上面安装弹性垫20。
在靠近头部活动板4的床垫底架1前后内侧各安装一个伸缩器双向电机14和一个伸缩器16;在靠近脚部活动板19的床垫底架1前后内侧各安装一个伸缩器双向电机14和一个伸缩器16。
枕头加压器9通过枕头升降阀8与枕头气压升降器6连接,在枕头气压升降器6上有电磁波振动器5,由松紧套7固定。
控制器与伸缩器双向电机14和电磁波振动器5连接,在控制器上装有电源信号灯10、头部升降按钮11、脚部升降按钮12和电磁波振动器按钮13。
在床垫底架1两头的上方,安装四个缓冲弹簧3,缓冲弹簧3位于头部活动板4和脚部活动板19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继超,未经贺继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37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