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卸防盗螺栓、螺母的扳手套头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3967.8 | 申请日: | 200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38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宋贵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贵彬 |
主分类号: | B25B13/48 | 分类号: | B25B13/48;B25B13/58;B25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00053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卸 防盗 螺栓 螺母 扳手 套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卸防盗螺栓和螺母的扳手套头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公共设施如交通标志牌、机动车辆的车牌、电力设施等被盗窃,本实用新型设计人发明了一种防盗螺栓和螺母,其特点是:螺母及螺栓帽的外缘都是圆形,使用普通的扳手不能将这种螺母、螺栓拧开,以达到防盗目的。这种防盗螺栓和螺母的装卸需要专门的扳手。现有的专用扳手能达到其设计的目的,但是其装卸防盗螺栓、螺母的扳手套头采用了过盈配合,组装后不能拆卸,损坏后不能更换零件,使用上存在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卸防盗螺栓、螺母的扳手套头,能方便地装卸圆形的防盗螺栓和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装卸防盗螺栓、螺母的扳手套头,所属的装卸防盗螺栓、螺母的扳手套头可以拆卸,利于更换零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卸防盗螺栓、螺母的扳手套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滚柱架、滚柱、套座以及至少一个固定销;
所述的外套主体部分是一个圆筒部,在所述的圆筒部的一端向内成型有一个突缘,在另一端筒壁上则设有至少一个销孔;
所述的滚柱架为圆筒状,插设在所述的外套内,且所述的滚柱架与所述的外套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在所述的滚柱架上轴向开设有至少3个半透的轴向孔,所述的轴向孔的圆心在所述的滚柱架的壁厚中间,且所述的轴向孔的直径略大于所述的壁厚;
所述的滚柱为柱状体,插设在所述的轴向孔内,滚柱与轴向孔之间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的套座包括连接部与扳动部,所述的连接部为圆筒状,插设在所述的外套内,且所述的连接部与所述的外套之间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扳动部具有一个与扳手连接传动的传动部;
所述的固定销插设在所述的销孔内,且所述的销孔与固定销之间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固定销一端顶靠在所述的套座的连接部的外表面上,且其另一端伸出外套外表面;
所述的外套的内表面设有数个凹部,所述的凹部的位置与所述的滚柱位置相对应。
所述的传动部是一个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的凹孔或者突柱。
所述的传动部是一个长方形的凹孔。
所述的凹孔是盲孔或者通孔。
所述的滚柱架上轴向开设有4个轴向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可以拆卸防盗螺栓和螺母,还能拆开此扳手套头,以更换零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成部件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外套;11-圆筒部;12-突缘;13-销孔;14-凹部;20-滚柱架;21-轴向孔;30-滚柱;40-套座;41-连接部;42-扳动部;43-传动部;50-固定销;60-防盗螺栓或者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装卸防盗螺栓、螺母的扳手套头包括外套10、滚柱架20、滚柱30、套座40以及至少一个固定销50。
结合图2、图3所示,所述的外套10主体部分是一个圆筒部11,在所述的圆筒部11的一端向内成型有一个突缘12,在另一端筒壁上则设有至少一个销孔13;
所述的滚柱架20为圆筒状,插设在所述的外套10内,其端部与所述的突缘12接触,且所述的滚柱架20与所述的外套10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在所述的滚柱架20上轴向开设有至少3个半透的轴向孔21,所述的轴向孔21的圆心在所述的滚柱架20的壁厚中间,且所述的轴向孔21的直径略大于所述的壁厚;
所述的滚柱30为柱状体,插设在所述的轴向孔21内,滚柱30与轴向孔21之间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的套座40包括连接部41与扳动部42,所述的连接部41为圆筒状,插设在所述的外套10内,其端部与所述的滚柱架20接触,且所述的连接部41与所述的外套10之间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扳动部42形状不限,其具有一个与扳手连接传动的传动部43,所述的传动部43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其可以实施为一个截面形状是正多边形的凹孔或者突柱,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传动部43是一个长方形的凹孔,所述的凹孔可以是盲孔也可以是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贵彬,未经宋贵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39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电路板的表面处理装置
- 下一篇:自动涨紧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