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波换能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3985.6 | 申请日: | 200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05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周红生;孙太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6B1/06 | 分类号: | B06B1/06;B08B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存秀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换能器 | ||
1.一种超声波换能器,包括振子(3)和一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外表面作为辐射面,在该壳体(1)的侧端开一出气孔(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壳体(1)的辐射面外涂覆防腐蚀涂层(8),和在壳体(1)的侧端的出气孔(9)内安装一供气用的导管;该供气用的导管由一根进气管(5)穿入所述壳体内至壳体另一端,在该进气管(5)末端口垂直连通一根出气管(6),形成“T”型管,并且出气管(6)上开有多个小孔;所述振子(3)至少为40个,并以阵列方式排列安装在所述辐射面内侧,相邻振子(3)之间距离相等,所述振子(3)通过导线(4)并联,该导线(4)穿出所述壳体(1)侧端的出气孔(9)连接至电源;所述振子(3)至少有4块压电陶瓷片串联叠层设置;所述壳体(1)侧端出气孔(9)的孔径大于导线(4)和气体导管孔径的总和。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壳体(1)的侧端出气孔(9)处密封固定一根金属管(2),供所述进气管(5)和所述导线(4)穿出。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5)的端口连通一根橡胶管,该橡胶管与气源或空气压缩机连接。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蚀涂层(8)的材料为硬铬,厚度为0.03-0.1mm。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3)的频率为14-21KHz,功率为50-200W。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进气管(5)和出气管(6)的材料为不锈钢材质或其它耐腐蚀金属材料。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3)固定方式为通过螺钉(7)和环氧类胶水来固定。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阵列为蜂窝状的正六边形。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阵列为六边形,其六边形的六角上各放有一个振子(3),还在六边形的中心位置也设有一个振子(3)。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3)的形状为喇叭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39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