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抢救用间隔人工呼吸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4127.3 | 申请日: | 200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01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戴天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天岩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抢救 间隔 人工 呼吸器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隶属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医疗抢救用间隔人工呼吸器。
背景技术:人工呼吸是最好的临床抢救方式,但对无呼吸病患者(尤其病毒性、传染性病患者),因很难杜绝吹气对流、飞沫传播和口对口的不卫生等因素,医务人员多采用加压气囊代替人工呼吸来抢救病患者,很不愿意采用人工呼吸的抢救方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吹气气流单向流动并隔绝医患飞沫的辅助呼吸工具,压气阀(9)是阻断患者口腔气体同流和保证吹气气流单向流动的技术装置,透明隔离罩(14)是避免患者飞沫传播给医务人员的装置,克服了传统辅助呼吸装置吹气回流和医患飞沫互相传播的问题,也提供了比加压气囊更简单和普遍的抢救工具,该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是:吸气罩(7)底部固定吸气口(6),吸气口(6)底部固定有口内空心管(3),吸器罩(7)上连通固定好压气阀(9),压气阀(9)上连通固定有通气软管(11)一端,通气软管(11)另一端连接固定手柄(13)一端,固定手柄(13)另一端固定透明隔离罩(14)和柔性材料吹气口(16),吸气口(6)和柔性材料吹气口(16)都分别有吸气口防尘盖(2)和吸气口防尘盖(17)防尘保护,吸气罩上配固定吸气口收缩带(1)。与现有技术相比:能避免医患口对口接触,隔离病患飞沫传播,保证病患口腔通畅和吹气单向流动,提高人工呼吸抢救效果,便携且操作简单,适合家庭、野外作业、探险等环境使用。
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即图1:家庭或医疗用抢救用间隔人工呼吸器);图2、图3、图4是该实用新型的个别部件放大结构图(即图2:手柄放大结构,图3:压气阀放大结构,图4:吸气口放大结构)。结构图中,各部件表示为:固定吸气口收缩带(1),吸气口防尘盖(2),口内空心管(3),密封垫(4),柔软填充材料(5),吸气口(6),吸气罩(7),镙口连接处A(8),压气阀(9),镙口连接处B(10),通气软管(11),镙口连接处C(12),手柄(13),透明隔离罩(14),镙口连接处D(15),柔性材料吹气口(16),吸气口防尘盖(17)。放大部件表示为:通气孔(6-1),镙口连接处E(6-2),压力弹簧(9-1),瓣膜(9-2),镙口连接处F(13-1),镙纹点(13-2),弯曲性手柄(13-3)。
具体实施方式:一、对部件进行安装,组成完整实用新型。组装方法:吸气罩(7)底部固定吸气口(6)[吸气口(6)底部固定有口内空心管(3)],吸器罩(7)上连通固定好压气阀(9),压气阀(9)上连通固定有通气软管(11)一端,通气软管(11)另一端连接固定手柄(13)一端,固定手柄(13)另一端固定透明隔离罩(14)和柔性材料吹气口(16),吸气口(6)和柔性材料吹气口(16)都分别有吸气口防尘盖(2)和吸气口防尘盖(17)防尘保护,吸气罩上配固定吸气口收缩带(1)。二、在对病患者施救之前,做好该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和临床可用性测试检查(“两吹一吸”测试法)。方法是:(一)拧下吹气口防尘盖(17),从柔性材料吹气口(16)连续吹气,感觉吹不进气流,则该实用新型密封完好,不漏气。(二)拧开吸气口防尘盖(2),再次从柔性材料吹气口(16)连续吹气,感觉吹进气流通畅无阻,则该实用新型通气性强;(三)从柔性材料吹气口(16)连续吸气,感觉吸不出气流,则压气阀安全性强。三、对无呼吸病患者紧急抢救步骤:(一)拧掉吸气口防尘盖(2)和吹气口防尘盖(17);(二)使病患者取仰卧位,立即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或异物,以防呼吸道阻塞;(三)把口内空心管(3)插入上下牙床中间,把吸气罩(7)压紧病患者的口部,并把固定吸气口收缩带套在头部,以免漏气,必要时用手压紧吸气罩(7);(四)医务人员一手握住手柄(13),一手拇、食两指捏住病患者鼻孔,并用适当力量向柔性材料吹气口(16)内吹气,方法同正常的人工呼吸方法。四、抢救完毕,拧掉柔性材料吹气口(16)和吸气口(6),通风片刻后,换上新的柔性材料吹气口(16)和吸气口(6)[该实用新型的柔性材料吹气口(16)和吸气口(6)、吸气口防尘盖(2)和吹气口防尘盖(17),均为一次性使用耗材,该实用新型的其他部件可多次反复使用],再次测试检查该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和临床可用性,并用酒精擦拭密封垫消毒,然后,通风放置风干,拧上新的吸气口防尘盖(2)和吹气口防尘盖(17),收放阴凉通风处保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天岩,未经戴天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41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