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段支撑辊芯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4914.8 | 申请日: | 200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20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郑红专;赵林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红专 |
主分类号: | B21B29/00 | 分类号: | B21B29/00;B21B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450001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段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衬辊芯,特别是轧机上用的一种分段支撑辊芯,可实现辊芯与轴承之间的自润滑,提高扎机辊系的工作效率。
背景技术
在板带材轧机的制造、使用中,通常采用背衬轴承辊对中间支撑辊进行支撑,现有的背衬轴承辊是采用一根通轴,在其上分段固定有轴承,轴承的轧辊座方向镶嵌于凸凹的马鞍座的凹槽内,与马鞍座固定支撑。
在现有技术中,还有将原来的一个通轴分截成多段,每段轴上安装一轴承,该轴承的轧辊座方向镶嵌于凸凹的马鞍座的凹槽内,与马鞍座固定支撑,该分段背衬轴承辊,具有安装方便、使用灵活,便于更换,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现有的背衬轴承辊,无论采用整体通轴还是分段轴,由于辊芯与轴承相互转动过程中表面存在摩擦力,所以降低了扎机辊系的工作效率并且减少了背衬轴承辊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的背衬轴承辊轴承与辊芯之间存在摩擦,无法实现自润滑、工作效率不高的缺陷,提供一种板带材轧机的分段支撑辊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段支撑辊芯,辊芯分段式连接,在所述分段辊芯轴向贯穿一润滑油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辊芯表面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出油孔,出油孔与润滑油道贯通,出油孔设置在分段辊芯与轴承接触位置上,润滑油道中的润滑物质通过出油孔排出到辊芯与轴承相互接触的位置,实现辊芯与轴承的润滑。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可在出油孔处设置油雾分离装置,油雾分离装置上设有微孔,润滑油道中可通入油雾,设置在油雾分离装置上的微孔,可使油雾分离,使润滑油在轴承与辊芯表面存留,气体则从油雾分离装置中排出。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分段辊芯内设润滑油道,表面设出油孔,通过润滑可减少辊芯与轴承的摩擦,延长了背衬辊的使用寿命。油雾分离装置使油雾分离,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辊芯与轴承之间的自润滑,减少摩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辊系的使用寿命。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段支撑辊芯内设润滑油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段辊芯内设润滑油道和出油孔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部设有4个出油孔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4的外部示意图;
图7为分段辊芯有凹槽的外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油雾分离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油雾分离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分段辊芯; 2-润滑油道; 3-出油孔;
4-凹槽; 5-油雾分离装置; 51-油雾分离孔;
52-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段支撑辊芯内设润滑油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内设润滑油道和一个出油孔的纵向示意图,图3为图2的径向剖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分段辊芯1轴向贯穿一润滑油道2,辊芯径向从润滑油通道向外表面分布有一个出油孔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分段辊芯内设润滑油道2,表面设出油孔3,通过润滑可减少辊芯与轴承的摩擦,实现了自润滑,延长了背衬辊的使用寿命,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4为内部设有4个出油孔的分段支撑辊芯纵向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4的径向剖面示意图,图6为图4外部结构示意图。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分段辊芯1轴向贯穿一润滑油道2,辊芯径向从润滑油道2向外表面分布有4个出油孔3,4个出油孔3可成一定角度均匀分布。4个出油孔设置在与轴承相接触的位置,润滑油道可贯入润滑油,也可贯入可起到润滑的物质,比如油雾,从出油孔出来的润滑物质流到与轴承接触位置,起到润滑辊芯和轴承的作用,当工作时,可减少辊芯与轴承之间的摩擦,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7为出油孔有凹槽的外部示意图。可在分段支撑辊芯外表面多个出油孔形成的圆周处挖一出油孔凹槽4,使多个出油孔3分离出的油体在凹槽4中流动,这样做可以使润滑油存留在凹槽,不至于快速分离出去。工作时,轴承和辊芯相对旋转可使润滑物质很快脱离接触面,凹槽4可使润滑物质存留其中,起到持续润滑和节省润滑物质的作用。
上述出油孔可为一通孔也可为一内部有螺纹的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红专,未经郑红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49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电烫纸制品工艺程序的机械装置
- 下一篇:改进的烟风道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