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妇科宫腔手术可视仪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5019.8 | 申请日: | 200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80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昌伟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A61B17/42;A61G1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勇;陈大通 |
地址: | 450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妇科 手术 可视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视仪,特别是涉及一种妇科宫腔手术可视仪。
二、背景技术:
妇科宫腔手术主要指妇女的人工流产,也包括放置或取出宫内节孕器。早期人工流产手术是吸宫术(负压吸引术)和钳刮术两种(怀孕超过人流时限);
这些传统的妇科手术是存在盲目性,完全靠操作医生的手感,医生在不能直视的情况下进行的,可靠性较低,容易引起子宫穿孔、残留出血、继发不孕、反复自然流产等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10%,给广大妇女人流手术者带来巨大痛苦和伤害,同时增加了手术妇女的心理压力,也给医疗机构和医生带来麻烦和苦恼。近年来不少盲目性人流手术后子宫过度屈曲或宫腔粘连造成的宫腔积血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在提高手术直观性方面,宫内窥镜式手术监测仪已经出现,宫腔镜取胚术作为新一代人流技术是在麻醉下,经阴道将宫腔镜置入宫腔,直视观察胚胎的位置和状态,并可通过操作孔摘取出胚胎和附属组织,再用导管冲洗双侧输卵管,最后用气囊压迫宫腔,具有无痛、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但宫腔窥镜的光学镜头的存在,在使用中仍有较大的不足;镜头容易在手术中被感染而影响视野的观察,其次是成本高,会增加医院和患者的负担,由于光学镜头不能被阻隔,因此不宜采用一次性外阻隔材料对手术监视仪进行保护,用多次消毒的方法可能导致昂贵的监视仪受损或不彻底的消毒会导致疾病原的交叉感染。
利用B型超声仪对妇女的人流手术具有显著优点,B超图片具有优良的图象质量,具有实质性,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意图随意调整。如专利号为200420012332.3的女性计划生育手术B型超声监测仪,包括现有的B型超声仪,其探头与阴道窥器卡接,还包括一个负压吸引器,该监测仪能减少手术中出现的误操作。但其显示器的固定位置必然造成医生手术时不断回头看监视器,比较不便。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设计并制作出一种妇科宫腔手术可视仪。
技术方案:
一种妇科宫腔手术可视仪,含有诊疗椅,安装在诊疗椅上的万向旋臂,B型超声仪,阴道窥器,安装在阴道窥器上且与B型超声仪探头插口通过电缆线相连接的B超探头,B型超声仪或B型超声仪线路板安装在诊疗椅的椅坐面下方;在万向旋臂端头安装有监视器。
所述监视器引线安装在万向旋臂内且与B型超声仪或B型超声仪线路板的监视插口连接。
在诊疗椅的椅坐面下方的支撑壳体内或外安装有B型超声仪或B型超声仪线路板;或者在诊疗椅的椅坐面下方的弹性壳体内或外安装有B型超声仪或B型超声仪线路板,同时在该弹性壳体内安装有液压或电动升降机构,该液压或电动升降机构通过脚踏开关控制诊疗椅上升或下降。
在诊疗椅扶手上安装有托腿装置,该托腿装置下侧设有托腿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控制托腿装置上升或下降一定高度。
诊疗椅坐面与诊疗椅靠背之间固定连接;或者诊疗椅坐面与诊疗椅靠背之间通过铰链连接,在诊疗椅靠背背面设有椅靠背升降机构。
所述椅靠背升降机构为安装在椅靠背背面的阶梯卡槽与安装在诊疗椅支撑架上的活动卡杆相匹配支撑。
在托腿装置上安装有脚踏板,该脚踏板可以手动调整与托腿装置之间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妇科宫腔手术可视仪,直视性好,医生能很容易了解到手术目标,避免了盲目性,从而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2、本实用新型的妇科宫腔手术可视仪,监视器可以调整任意角度便于医生及时了解情况,同时避免现有已知仪器需要不断回转头看监视器给医生带来麻烦或误操作。
3、本实用新型的妇科宫腔手术可视仪,操作简便,安全,一位医生便可以独立完成手术过程,减轻手术负担和风险。
4、本实用新型的妇科宫腔手术可视仪,结构简单新颖,成本较低廉,容易制造,非常利于推广实施。
四、附图说明:
图1:妇科宫腔手术可视仪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阴部窥器与B型超声仪卡接结构示意图;
图3:妇科宫腔手术可视仪万向转杆结构示意图;
图4:妇科宫腔手术可视仪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妇科宫腔手术可视仪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1:妇科宫腔手术可视仪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6-2:图6-1的椅靠背支撑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昌伟,未经李昌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50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容栅位移传感器封装组合件
- 下一篇:一种蒙脱石结肠定位释放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