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联体塑料瓶分割灌装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5199.X | 申请日: | 2006-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07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袁峰;秦东晨;陈江义;朱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67C7/00 | 分类号: | B67C7/00;B26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体 塑料瓶 分割 灌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机械,具体涉及一种联体塑料瓶分割灌装机。
技术背景
现有的单体塑料瓶液体灌装机均采用手工方式将单个塑料瓶逐一放置在机器的瓶座上,由步进电机驱动传送带上的瓶座来运送物料,随后依次完成液体灌注和合盖的要求。由于这种机器的上料速度慢,严重制约了整机的生产效率。另外,塑料瓶的材料特质决定了其空瓶在自然状态下外形很难保证一致,从而使得机械式自动上料实现起来难度很大,且结构复杂、可靠性差。因此解决上料慢的问题成为提高该机生产效率的瓶颈。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联体塑料瓶分割灌装机,通过采用联体塑料瓶的形式提高手工上料的生产效率。联体瓶的各瓶身以及各瓶盖之间均有筋条联结,操作者放置一排联体瓶就相当于同时放置了多个单体塑料瓶。联体瓶就位后先对瓶身之间的筋条进行切割,然后完成液体的灌注和合盖,最后再对瓶盖之间的筋条切割,最终实现对单体瓶的生产要求。
以下参照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进行叙述。联体塑料瓶分割灌装机主要具有传送带1、瓶座2、联体塑料瓶3、剪切刀4、连杆5、移动支架6、气缸7、灌注咀8、压板9及挡板10。联体塑料瓶3放置于瓶座2,传送带1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向右移动一个工位;移动支架6在一气缸(图中未画出)驱动下向下运动,直至将塑料瓶压紧于瓶座内,再由气缸7的活塞向上运动,通过连杆5带动剪切刀4将瓶身间的筋条剪下;与此同时,由灌注咀8通过蠕动泵(图中未画出)完成瓶内液体的灌注。注满液体的塑料瓶3在传送带1的带动下步进式向右运动时,其瓶盖在挡板10的作用下发生翻转,由压板9在另一气缸驱动下将瓶盖压实。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瓶身间筋条的剪切以及液体灌注示意图。
附图2为翻盖及压盖示意图。
附图3为联体塑料瓶示意图。
其中:传送带-1;瓶座-2;联体塑料瓶-3;剪切刀-4;连杆-5;移动支架-6;气缸-7;灌注咀-8;压板-9;挡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采用联体瓶横向进料方法,将一排六联体的4ml塑料瓶手工放入瓶座2,由传送带1在步进电机带动下向右移动一个工位;移动支架6在一气缸驱动下向下运动,并将塑料瓶压紧于瓶座内,再由气缸7的活塞向上运动,通过连杆5带动剪切刀4将瓶身间筋条剪下,碎料落入瓶座槽中;与此同时,由灌注咀8通过蠕动泵完成瓶内液体的灌注。注满液体的塑料瓶3在传送带1的带动下步进式向右运动时,其瓶盖在挡板10的作用下发生翻转,然后压板9在另一气缸驱动下将瓶盖压实。塑料瓶合盖后再由相同的剪切装置完成瓶盖间筋条的剪切,从而完成联体塑料瓶的分割灌装全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结构简单;同时具有合盖成品率高,工作稳定的特点,是传统单体塑料瓶液体灌装机良好的替代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51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分离作用的打印供墨装置
- 下一篇:高质量自动化新型墨水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