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锥齿轮内孔修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5203.2 | 申请日: | 200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46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章;陈新昌;李祥付;何玉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绍琳 |
地址: | 450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锥 齿轮 修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主要涉及一种可保证齿轮内孔修整精度的装置。
技术背景
直齿、斜齿和螺旋齿等不同类型的圆锥齿轮被广泛应用在机械变速机构中。圆锥齿轮的内孔损伤是常见的一种机械故障,由于内孔损伤,原加工基准被破坏,造成整个齿轮的报废,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保证圆锥齿轮内孔修整精度的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圆锥齿轮内孔修整装置包括外套和内套,在外套前端设置有垂直于内孔的挡台,在挡台的中心设置有进刀孔;在外套内孔的后部设置有内螺纹,在内套的外圆上设置有外螺纹,外套和内套通过螺纹相连接;在外套的内腔还沿内孔圆周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钢球,每个钢球的外径分别与外套内孔和内套的前端面相接触。
所述外套和内套分别为筒状,内套的前端外径小于外套内孔的孔径,在内套的后端面还对称设置有螺孔。
在外套的内腔沿内孔圆周均匀设置有四个钢球,每个钢球的外径分别与外套内孔和内套的前端面相接触。
本装置设置了外套和内套,在外套内沿圆周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钢球,内套通过钢球将圆锥齿轮压在外套内。由于钢球与齿轮外表面为点接触,而齿轮外表面较少磨损,因此成为内孔新的加工基准。在内、外套和钢球的精度都满足加工要求的情况下,依靠本装置在机床上对仅有内孔损伤的圆锥齿轮进行修复加工,可较好地保证齿轮的运动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外套的剖视图;
图3为内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圆锥齿轮内孔修整装置包括外套1、内套3和钢球2,外套1和内套3分别为筒状,在外套1的前端设置有垂直于内孔的挡台,挡台是被加工齿轮的轴向定位基准。在外套1内孔的后部设置有内螺纹,在内套3的外圆上设置有外螺纹,外套1和内套3通过螺纹相连接。在外套1的内腔还沿内孔圆周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钢球2,每个钢球2的外径分别与外套1的内孔和内套3的前端面相接触,锁定后的钢球是被加工齿轮的径向定位基准。内套的前端面起到定位压紧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在外套1的内腔沿内孔圆周均匀设置有四个钢球2,除此之外,也可根据需要设置三个或多于四个的钢球。为了方便加工,在挡台的中心设置有进刀孔5。为了方便夹紧或松开内套,在内套3的后端面还对称设置有螺孔4,拧上螺栓后即可作为把手使用。另外,也可将螺孔4设置为光孔,使用带有插头的专用工具来松紧内套。为了保证内套3能通过接触钢球2将圆锥齿轮压在外套1内,内套3的前端外径设置为小于外套内孔的孔径。
为保证对齿轮内孔的修整精度,在加工内套3和外套1时应保证一定的加工精度、配合精度和刚度。钢球2可选用球轴承钢珠,适当调整钢球球径的大小可以在同一装置内修整不同大小的圆锥齿轮。修整加工时,将被加工齿轮按前述方法固定在外套1内,用卡盘夹持外套1的外径,找正后即可对齿轮内孔进行车削、镗削或磨削加工。还可以配合喷涂、堆焊和刷镀等尺寸修复工艺对修后的内孔进行后期加工。本装置尤其适用于内孔损伤但齿面磨损小、无法及时得到配件或配件价格昂贵(如汽车变速箱,差速器维修等)、因此需通过修复继续使用的圆锥齿轮。使用圆锥齿轮内孔修整装置可以在机床上快速修整齿轮内孔表面并保证一定的加工精度,然后采用修理尺寸法恢复轴和孔的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52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