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材料耐磨衬板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5821.7 | 申请日: | 200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23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许云华;王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17/22 | 分类号: | B02C17/22;B02C13/282;B02C2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郭秋梅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耐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般破碎、研磨、输送、浮选、粉碎领域的机械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耐磨衬板。
背景技术
煤炭、冶金、矿山、电力、建材、耐火材料、能源等工业行业广泛应用的破碎、制粉、浮选、输送等机械上的衬板是主要的磨损件。目前各行业所用的衬板材质主要有高锰钢、多元低合金钢、铬系白口铸铁等几种单一金属材料。高锰钢只有在高负荷、高冲击应力下,实现奥氏体向马氏体的固态相变而加工硬化,才能充分发挥其耐磨性。而在球磨机中,磨球是通过磨料堆积层间接冲击衬板,冲击强度较小,加工硬化效果不显著,因此耐磨性达不到理想值;多元低合金钢的宏观硬度在HRC40左右,由于硬度低,不能抵抗磨料的压入和划动,在使用过程中表面产生大量的切削和塑变低周疲劳,故耐磨性不好;铬系铸铁虽然耐磨、耐热、耐蚀性能好,但其塑韧性差容易断裂。近年来,针对衬板磨损的具体工况和资源情况,国内外主要在化学成分再合金化、热处理工艺、冶炼浇注工艺等方面展开研究,研制出多种耐磨材料,主要有改性高锰钢、中锰钢、超高锰钢系列,高、中、低碳耐磨合金钢系列,锰系、硼系抗磨白口铸铁及马氏体、贝氏体抗磨球墨铸铁等衬板材质,但由于单一材质在强度、硬度、塑韧性等方面机械力学性能不可兼顾各种现场工况存在特殊要求,所以使用期限仍然很短或很难满足各种工况的需要。申请人申请的中国专利“磨机孔形复合衬板”,专利号“ZL95214409.3”,以及申请人申请的中国专利“纳米结构金属丝网复合衬板及其制备工艺”,专利号“ZL01131841.4”采用不同的结构与工艺,都对衬板的抗冲击性、耐腐蚀性、耐磨损性等性能指标进行了改进和提高,但针对不同的工况,还需要开发出一种新的复合衬板,对复合衬板的性能作进一步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开发出一种能够满足各种冲击、腐蚀、磨损等复合工况下各种类型机械耐磨衬板的使用要求,具有使用寿命长、价格低的复合材料耐磨衬板系列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在衬板框架(3)内至少设有两个隔板(5),在隔板(5)之间,至少焊接一个螺栓套(4);在衬板框架(3)及隔板(5)上,紧密排放有束紧外管(2),该束紧外管(2)的截面加工成正方形或长方形,该束紧外管(2)内紧固有纳米结构金属丝(1);衬板框架(3)与束紧外管(2)及隔板(5)焊接成一体,制成复合材料耐磨衬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可以这样实现:
衬板框架(3)和隔板(5)采用A3钢制成。衬板框架(3)和隔板(5)的钢板厚度为6~12mm。
束紧外管(2)采用A3钢制作。束紧外管(2)厚度为1~4mm。束紧外管(2)的长度尺寸为20~80mm,宽度尺寸为20~120mm,高度尺寸由衬板工况的规格尺寸确定。
纳米结构金属丝(1)的直径为0.1~2.5mm。纳米结构金属丝(1)选用纳米结构的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金属丝,或者纳米结构的低、中、高碳合金钢金属丝,或者纳米结构锰钢亚稳材料的金属丝。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小直径的纳米结构金属丝(1)填入束紧外管(2)中,构成抗磨硬质面,能够阻止磨料颗粒在衬板工作面的压入和划动,从而使衬板具有很高的耐磨性能。
2、本实用新型充分发挥了纳米结构金属材料的高韧性、高强度、高耐磨和低价格等各种优点,并解决了普通合金衬板要消耗大量有色金属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成型工艺可控性强、成品率高、生产质量稳定、能耗低、不需要经过热处理等工艺即可获得很高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产品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产品2结构示意图;
图3是加工后的单体束紧外管(2)立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考图1和图3。一种复合材料耐磨衬板,主要包括纳米结构金属丝1、束紧外管2、衬板框架3、螺栓套4和隔板5。衬板框架3中至少设有两个隔板5,一般设有3~8个隔板5,根据工况与衬板规格,可以增加隔板5的数量;在隔板5之间,焊接有至少一个螺栓套4。衬板框架3和隔板5采用A3钢制成。衬板框架3和隔板5的钢板厚度一般为6~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58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游梁式抽油机曲柄销子推出器
- 下一篇:建筑保温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