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灵活燃料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5981.1 | 申请日: | 200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30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生全;马志义;马荣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生全 |
主分类号: | F02D41/00 | 分类号: | F02D4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申忠才;高燕云 |
地址: | 710064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灵活 燃料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汽缸喷油器喷油量的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使用灵活燃料喷油器喷油量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性保证因素之一。从2000年开始,能源短缺和结构不合理,引发了国内外的严重关注,能源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也直接影响国家能源战略安全。
石油是一种重要能源和优质化工原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石油作为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和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并基本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石油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
在我国整个石油消费市场中,汽油、柴油的消费超过总消费量的50%以上,其中交通燃料约占70%以上。根据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趋势预测,到2008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将突破3000万辆,到2020年我国汽车拥有量将超过6000万辆。对汽油的消费需求也将有较大增长,预计在今后5年内汽油消费递增保持在5%左右,到?2008年我国汽油消费量将超过1亿吨。对于石油资源缺乏的我国来说,无论是从政治方面还是经济方面考虑,能源安全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能源问题的出现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新的考验,能源过多依赖进口,将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多潜在的危险。为了降低能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威胁,研究开发了新的灵活燃料,如甲醇汽油燃料(M15、M25、M30、M85、M100)、乙醇汽油燃料(E10、E20、E30、E85、E100)、醚基汽油燃料等,并对燃油发动机的燃料燃烧进行控制已成为当前解决能源的一大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汽车发动机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靠性好、实用性强、生产成本低的汽车灵活燃料控制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它由2~6个完全相同的控制单元构成,1个控制单元包括:对控制单元进行控制的开关电路;第一整形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开关电路;第一调整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第一整形电路;第一驱动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第一调整电路;第二整形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开关电路;第二调整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第二整形电路;第二驱动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第二调整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整形电路与第二整形电路相同。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调整电路与第二调整电路相同。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驱动电路与第二驱动电路相同。
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靠性好、实用性强、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可在灵活燃料汽车发动机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1个控制单元的电气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1个控制单元的电子线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汽车灵活燃料控制装置包括有3个结构完全相同的控制单元,3个结构完全相同的控制单元可控制汽车发动机的6个气缸喷油器的喷油量,第一个控制单元控制汽车发动机的1缸、2缸喷油器的喷油量,第二个控制单元控制汽车发动机的3缸、4缸喷油器的喷油量,第三个控制单元控制汽车发动机的5缸、6缸喷油器的喷油量,本实施例仅以第一个控制单元控制汽车发动机的1缸、2缸喷油器的喷油量为例说明其结构以及原理。
图1是本实施例的第一个控制单元的电气原理方框图,参见图1。在图1中,第一个控制单元是由开关电路、第一整形电路、第二整形电路、第一调整电路、第二调整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连接构成。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第一整形电路和第二整形电路,第一整形电路的输出端接第一调整电路,第一调整电路的输出端接第一驱动电路,第二整形电路的输出端接第二调整电路,第二调整电路的输入端接第二驱动电路。
在图2中,本实施例的开关电路由开关K1、继电器J1连接构成。从汽车电子控制器输出的1缸喷油脉冲电信号从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1接线端输入、2缸喷油脉冲电信号从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2接线端输入,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4接线端接1缸的喷油器、常闭触点6接线端接2缸的喷油器、常开触点5接线端接第一整形电路、常开触点7接线端接第二整形电路,开关K1的一端接12V电源正极、另一端接继电器J1的3接线端,继电器J1的8接线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生全,未经刘生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59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