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结晶盘管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5991.5 | 申请日: | 200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74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梁恺;郭新峰;赵仕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华威化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9/02 | 分类号: | B01D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1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结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结晶盘管。
背景技术:
在国内以粮食或其它原料冷却结晶制葡萄糖、山梨醇、甘露醇等生产技术中,均采用小型卧式带夹套冷却结晶器或其它形式的圆盘冷却结晶器,但由于技术结构的原因,导致冷却结构与物料的接触不充分,搅拌和换热不均匀,物料易短路,大型冷却内件的旋转运动不易密封,扭距过大,导致电机运行功率和噪声具高不下,工作运行成本高和影响结晶的正常进行。
小型卧式带夹套冷却结晶器依靠通入中心轴、螺带及容器外部夹套的冷却介质和物料形成热交换使其降温,冷却结构与物料接触不充分,换热不均,且螺带加工难度大。
圆盘冷却结晶器依靠通入圆盘及贯穿于圆盘中心的轴的冷却介质和物料形成热交换使其降温,此类结构的冷却结晶圆盘加工精度要求高,难度大,且圆盘与刮料装置之间的机械摩擦会污染晶体,见图1。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制造简单、冷却结晶效率高的冷却结晶盘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冷却结晶盘管,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冷却结晶盘管为直管绕成的多层多边形的冷却盘管1,其下端与冷却介质进口连接,上端与冷却介质出口连接。
上述的冷却盘管1的每层为六边形形状,层与层之间通过立体弯头连接。
上述的冷却盘管1的层与层之间的管道相互错位。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优点如下:
(1)、冷却组件与结晶物料的充分及均匀接触,且物料不会出现结晶死区或短路现象,提高结晶效率;
(2)、冷却组件可实现直线运动,取消了大型部件的旋转运动,简化了结构,无须解决大直径低速旋转密封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圆盘冷却结晶器的冷却圆盘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却结晶盘管的管道层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冷却结晶盘管的管道层与层之间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4为使用冷却结晶盘管的连续冷却结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结构由垂直的多层盘管组成,每一层盘管按多边形由多根直盘管或弯头按一定顺序绕成,通过立体结构连接过渡到下一层盘管,冷却结晶盘管下端与冷却介质进口连接,上端与冷却介质出口连接,冷却介质在管内按一定的顺序流动,物料在管外自上而下流过,配合搅拌,形成热交换。
冷却盘管1的每层为六边形形状,层与层之间通过立体弯头连接,层与层之间的管道相互错位。
这种冷却单元结构合理,它是由直管绕成的多层多边形构成,实现了与结晶物料的充分及均匀接触,提高结晶效率;且物料不会出现结晶死区或短路现象;直盘管加工难度小,无需刮料装置,不会污染晶体。
参见图4,图4为使用冷却结晶盘管的连续冷却结晶器的结构示意图;
组装时,将该结构的冷却盘管一组或多组按工艺要求所需换热面积通过直管和弯头垂直串联或并联在一起,形成一组大型冷却组件。可根据结晶工艺参数的不同对冷却单元进行分组,每个冷却单元组可实现单独参数控制,利于拟合结晶曲线,使物料的结晶过程顺利进行,即实现了变多级结晶控温设计。工作时,在盘管内按工艺要求通入适宜温度的冷却介质,物料从盘管外通过,配合搅拌,实现冷却结晶。
在设定好的频率和冲程下,液压系统带动提升装置以及内部冷却组件做有规律的上下往复直线运动,取消了大型部件的旋转运动,简化了结构,无须解决大直径低速旋转密封的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华威化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天华威化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59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