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然气分离除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6185.X | 申请日: | 200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09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田丰谷;陈娅南;张伟;吴林虎;陈蓓;魏明静;张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青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青海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全宏毅 |
地址: | 736202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气 分离 除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天然气中的砂子及液体分离出来的装置,特别是一种高效的天然气气田集气站用二级旋风、重力沉降一体化分离除砂器,对于气井含砂量大的气田尤其适用。
背景技术 从气井中采出的天然气带有一部分液体和固体杂质,如凝析油、凝析水或地层水、岩屑粉尘等,这些杂质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腐蚀设备、管线,降低输送效率,因此在井场和集气站必须进行气液分离处理。目前气田常用的分离设备主要有重力分离器和旋风分离器。在气井出砂严重的气田,这两种分离器都不能很好的分离出井下带来的砂砾,造成后续设备、阀门的严重磨损,影响气田的正常生产。在青海油田涩北气田由于出砂导致分离器排污口阀门严重磨损,几天就需更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去除含砂量高的天然气中的沙砾,使后续设备、阀门的磨损大大降低的分离除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分离除砂装置,其特点在于有一圆柱形外壳1,外壳1的底部是集液室14,在集液室14所处的外壳1壁上装有一排液口15;在集液室14的上部即外壳1的中部内装有一分离伞11;在分离伞11的上部有两个分离仓,即一次分离仓3a和二次分离仓3b,在两个分离仓中分别装有一次分离装置4和二次分离装置8,一次分离装置的出气管9连接至二次分离仓3b;在分离仓的上部即外壳1的顶部装有丝网捕沫器5,丝网捕沫器5上部有一气体出口7;天然气入口2位于一次分离仓3a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点在于所述的一次分离装置4为:有一圆筒16形成分离室,圆筒16的下端连接一锥管18,圆筒16的上端连接一气体入口装置17;在圆筒16的下部有一直角形出气管9,该出气管9的一端位于圆筒16内的中心处,另一端连接至二次分离仓3b。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点在于所述的二次分离装置8为:圆筒一19下端连接锥管一20,锥管一20下端连接圆筒二21,圆筒二21下端连接锥管二22,圆筒一19上端连接气体入口装置23,出气管24从气体入口装置23中向上穿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点在于所述的气体入口装置17为:有一蜗壳25,蜗壳25上端有顶盖26,下端有底板28,底板28上有出气口29,蜗壳25的圆心处有一导流锥30,气体入口27位于蜗壳25一侧的切线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点在于所述的气体入口装置23为:有一蜗壳25,蜗壳25上端有顶盖26,下端有底板28,底板28上有出气口29,蜗壳25的圆心处有一出气管24,出气管24贯通气体入口装置23并向上伸出(这是与气体入口装置17唯一的不同之处),气体入口27位于蜗壳25一侧的切线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点在于在所述的排液口15的内侧装有一排砂隔板13。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点在于在所述的集液室14的外侧装有一液位计12。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点在于在所述的二次分离仓3b处的外壳1上还装有检查口10。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效果:高效去除气井产天然气中尺寸大于6μm砂粒,并且在排砂时对排砂阀门起保护作用,排砂时对出口阀门磨损很小,有效保证了后续流程的安全正常运行。极大降低了后续流程的运行费用。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青海分公司涩北二号气田实际运行情况,该设备的使用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次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二次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气体入口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一次分离装置的外形图
图7为二次分离装置的外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青海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青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61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健按摩报时器
- 下一篇:一株硝基还原假单胞菌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