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中心架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6779.0 | 申请日: | 200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61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雅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雅山 |
主分类号: | B23B23/00 | 分类号: | B23B23/00;B23Q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5205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中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车床用中心架,特别是一种能快速、准确将待加工工件旋转轴线与主轴旋转轴线调整一致并进行高速车削的快速中心架。
目前,公知的车床中心架是在加工大而长的工件,需要使用中心架来定位,现使用的中心架的三个支承爪是独立的,要使待加工工件旋转轴线与主轴旋转轴线调整一致,需分别调整三个支承爪,这样需要多次调试,并且工件与支承爪之间是硬性磨擦,在加工时需将工件表面外进行光洁处理后才能进行定心操作,同时还需进行润滑降温,加工转速也需较低,整个加工过程耗时、耗能、精度和工效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中心架,它不仅能快速、准确的将待加工工件旋转轴线与主轴旋转轴线调整一致,而且能进行高速车削以提高工效。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利用一个可旋转的带有平面螺纹的盘状螺母与三个支承爪上的平面螺纹啮合,通过平面螺纹的作用使三个支承爪同步快速的将待加工工件的旋转轴线与主轴旋转轴线调整一致;同时安装支承爪的部件与中心架大架之间是通过三个轴承滚动接触,这样支承爪与工件同步围绕主轴轴线旋转,支承爪与工件之间不发生磨擦,并可参照支承爪上的标尺刻度将工件准确定心,使尾座中心转头能快速在工件上打出中心孔或进行工件高速车削。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三个支承爪通过平面螺纹的作用同步运动,能快速将待加工件定心,并且因安装支承爪的部件与中心架大架之间是通过三个轴承滚动连接,所以支承爪与工件同步旋转,之间不发生磨擦,同时可参照支承爪上的标尺将工件准确定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中心架通过一次操作就能将工件调整到位,操作简单、快速准确,且工件与中心架之间为滚动摩擦,从而提高加工转速、精度和工效,具有较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1是本中心架大架在车床上的安装位置轴向剖视图。
图1-2为大架A-a纵剖B端视图。
图2-1为支承爪安装盘轴向剖视图。
图2-2为支承爪安装盘A-a纵剖b端视图。
图3-1为平面螺母轴向正视图。
图3-2为平面螺母A-a纵剖视图。
图3-3为平面螺母轴向背视图。
图4为中心架大架与支承爪安装盘、平面螺母及附件相对位置图(A-a纵剖视图)。
图5为中心架大架与支承爪安装盘、平面螺母、支承爪及附件总装位置视图(A-a纵剖视图)。
图6为支承爪正、侧及后端部视图。
图7为加力杆侧视图及F端视图。
图中:1、中心架大架2、支承爪安装盘3、平面螺母4、支承爪5、滚柱轴承6、轴承安装轴销7、锁定螺栓8、轴销9、锁定螺栓10、车床轨道11、锁定夹板12、轴销13、锁定螺栓14、燕尾槽15、支承爪安装孔16、轴承轨道17、定位孔18、加力杆插孔19、定位孔20、平面螺纹21、扇型加力齿圈22、定位弹子23、压力弹簧24、定位孔外封螺母25、支承爪平面螺纹26、标尺27、加力杆28、锥型齿轮29、卡簧
图中:A-a为中心架垂直中轴线;B-b为中心架水平中轴线;O为与车床主轴轴心一致的圆心。
参照图1-1、1-2:本实施例中中心架大架(1)由上下两部分组成,通过轴销(8)连接,其上半部可以围绕轴销(8)旋转打开,合并后通过锁定螺栓(7)锁死,轴销(8)由卡簧固定。
中心架大架(1)上安装有三个轴承(5),三个轴承(5)在主轴轴向平面上呈120度角分布,三个轴承(5)的轴心同处在一个以主轴轴心为圆心(O)的圆周上。轴承安装轴销(6)与轴承内孔和大架销孔之间均为过盈配合。轴销(8)与销孔间隙通过中心架大架(1)上下两部分对接平面夹角与锁定螺栓(7)消除以保证精度。中心架大架(1)与车床轨道(10)间通过锁定夹板(11)和锁定螺栓(9)锁死固定。
参照图2-1、2-2:本实施例中支承爪安装盘(2)由两个独立的半圆部件组合而成,通过轴销(12)连接,其上半部可以围绕轴销(12)旋转打开以便于工件放入,合并后通过锁定螺栓(13)锁死,轴销(12)由卡簧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雅山,未经陈雅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67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