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尔夫球杆头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6945.7 | 申请日: | 200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09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罗来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53/04 | 分类号: | A63B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李晓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尔夫球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尔夫球杆头,特别是涉及一种其打击面板具有多个凸肋的高尔夫球杆头。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运动风气普及,高尔夫球运动早已成为大众所喜爱的运动之一,且参与高尔夫球运动的人口数也快速地增加。其中,高尔夫球杆(golfclub)因场地的地形及用途不同,而可区分为木杆(wooden club)、铁杆(ironclub)与推杆(putter)等多种不同形式的球杆。
针对木杆而言,高尔夫球杆头(golf club head)的制作通常是以金属材质或搭配碳纤维(carbon fiber)材质而制造出一本体(body),再在本体上结合一打击面板(striking plate),以作为击球之用。由于高尔夫球杆头在尺寸及重量上都有一定的规格及限制,方能在打击时发挥预期的控球性与击球效果。因此,为了符合不同使用需求,在设计高尔夫球杆头时,通常需通过改变本体与打击面板的基本架构或两者间的结合构造,来达到最佳化的设计。
就打击面板的反发系数(coefficient of restitution,COR)而言,高尔夫球杆头的打击面板的厚度与打击面板的反发系数成反比关系。换言之,打击面板的厚度降低,将可提高打击面板的反发系数。然而,厚度均匀的打击面板其高反发系数区域通常位于打击面板的中心区域,且厚度降低的打击面板其耐久性(durability)也会降低。因此,现有高尔夫球杆头的打击面板的高反发系数区较小,且其打击面板容易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尔夫球杆头,其打击面板的高反发系数区域较大且打击面板的耐久性较高。
为达上述或是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尔夫球杆头(golf clubhead),其包括一本体与一打击面板。本体具有一开口(opening),打击面板配置于开口处。其中,打击面板具有一曝露于外的打击面(striking surface)、一与打击面彼此相对的非打击面(non-striking surface)以及多条分布于非打击面上的凸肋(rib)。打击面板的厚度介于1.5~4毫米之间,而各个凸肋的厚度介于0.1~3.5毫米之间,且这些凸肋交会于以非打击面的几何中心为圆心且直径为20毫米的区域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打击面板可为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个凸肋可为长条状。
基于上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打击面板具有这些凸肋,因此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打击面板的强度,进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打击面板的耐久度。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打击面板的非打击面通过这些凸肋区隔出多个子区域,因此整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打击面板的高反发系数区较大。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打击面板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打击面板的制造方法较为简单且成本较为低廉。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高尔夫球杆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打击面板的后视示意图;
图3A至图3B为图1的打击面板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0:工件
200:高尔夫球杆头
210:本体
212:开口
220:打击面板
222:打击面
224:非打击面
224a:凸肋于非打击面上所交会的区域
224b:非打击面的子区域
226:凸肋
D:打击面板的厚度
H:凸肋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与图2,其中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高尔夫球杆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而图2绘示图1的打击面板的后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高尔夫球杆头200包括一本体210与一打击面板220。本体210具有一开口212,在本实施例中,本体210可为一壳体(shell),其可选用一般的金属材质(如不锈钢等金属材质),且以脱蜡铸造(lost-wax casting)方式一体成型地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复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69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