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阻损气-汽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7192.1 | 申请日: | 2006-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87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源满;皇甫永康;吴仕明;田宝仁;王国全;马占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100176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阻损气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铁冶金业的气-汽换热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低阻损的气-汽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钢铁冶金业用的气-汽换热器一般采用翅片管式换热器或者蛇形管式换热器。翅片管式换热器一般只适用于低压蒸汽换热,蒸汽压力一般在1.0Mpa以下,不能适应蒸汽压力太高的工况,烟气、蒸汽侧阻力损失均偏大。而蛇形管式换热器一般用于蒸汽锅炉蒸汽的过热,介质(尤其是蒸汽)侧的阻力损失较大,且蒸汽温度波动大,需要专门的减温装置。
如图1所示,是蛇形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主要包括:壳体21,蛇形换热管22,蒸汽进口23,蒸汽出口24,烟气进口25,烟气出口26,这种蛇形管式换热器的缺点是:蒸汽侧(管内)流通截面积小,蒸汽流速太高,因此蒸汽侧压力降过大;另外单台换热器的换热面小,不易实现大面积的换热。
如图2所示,是翅片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主要包括:壳体31,翅片换热管32,管箱33,蒸汽进口34,蒸汽出口35,烟气进口36,烟气出口37,这种翅片管式换热器缺点是:蒸汽侧(管内)流通截面积小,蒸汽流速太高,因此蒸汽侧压力降过大;要实现烟气的大温度降,必须增加大量翅片管的排数,翅片管的排数增加,烟气侧的压力降也相应增加。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气-汽换热器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气-汽换热器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气-汽换热器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低阻损气-汽换热器,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气-汽换热器,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气-汽换热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低阻损气-汽换热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在保证气-汽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蒸汽侧、烟气侧的阻力损失,满足余热利用设备对低阻损的特殊要求;提高设备承压能力,满足较高蒸汽压力工作需要;简化设备结构,减轻设备重量,减少检修维护工作量,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延长设备寿命,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低阻损气-汽换热器,其包括:管板,换热管,壳体,折流板,管箱,蒸汽进口,蒸汽出口,烟气进口,烟气出口以及废液排出口;其中,在壳体的底端和上端分别设置有管板,在壳体上端管板的上部安装有管箱,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和折流板;折流板是半圆形钢板,穿设在换热管上;在壳体的上部侧壁设置有蒸汽进口,在壳体的下部侧壁设置有蒸汽出口;在壳体的底面设置有烟气进口,在管箱的顶端设置有烟气出口,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废液排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低阻损气-汽换热器,其中所述的壳体是圆筒形结构;管箱为圆锥形。
前述的低阻损气-汽换热器,其中所述的换热管采用直管。
前述的低阻损气-汽换热器,其中所述的壳体的中部设置有膨胀节,在壳体的中下部设置有耳座。
前述的低阻损气-汽换热器,其中所述的管板上设有拉杆,该拉杆一端焊在管板上,另一端设有螺纹,采用螺母固定有折流板;在拉杆上套设有多个定距管,该定距管是一组长度相同的圆钢管,每两个定距管间安装折流板。
前述的低阻损气-汽换热器,其中所述的壳体的内部,对应蒸汽进口的位置设置有防冲板,该防冲板是一块圆弧形钢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71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绕线机排线架
- 下一篇:包括元数据的存储介质及其再现设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