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风力发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7268.0 | 申请日: | 200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9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世雄 |
主分类号: | B62J6/00 | 分类号: | B62J6/00;B62J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朦;方挺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以风力发电来提供LED发光所需电力的车用风力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有关借由风力发电来提供车辆照明或警示的技术,主要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以形成一独立的个体,可被使用者自由地装设在车辆、安全帽等机动工具或其附件上,以提供警示、显示或照明等功能。
由于必须利用风力发电,故其发电机构的风扇叶片需设置于前方处,导致用以作为警示、显示或照明等功用的显示单元被设计于后方。当使用者在使用时,虽显示单元具有警示、显示或照明等功能,却仅能朝向后方照射;换言之,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仅可供使用者后方的人观看,对于与使用者迎面相向的来车或行人而言,却难以发挥其效用。因此,在实际使用上仍未能达到预期的功效。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为改善并解决上述缺陷,于是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进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风力发光装置,其包括:
座体,其为前后端开放且内部中空的壳体;
发电机组,其设于所述座体内部,并在所述发电机组前端通过转轴连接有扇叶;及
LED灯组,其包含电路板和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并与所述发电机组电连接;
其中,所述座体上设有环绕于其侧向外围的发光槽,在所述发光槽上盖设有与所述发光槽相配合的透光护罩,所述LED灯组的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发光槽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使发光二极管等组件朝向所述装置侧向外围照射,并在所述车用风力发光装置上利用透光材料设置一层透光护罩,以令光源被投射于其上。由于可从所述装置侧向外围看到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因此在不被障碍物阻挡的情况下,不论由所述装置前方或后方、甚至是侧方,皆可供其它车辆的驾驶人或行人看到光源,达到良好的警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自行车上的立体图;以及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外观立体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座体1
外罩10 按钮100
按钮孔101 导风管11
喇叭口110 扣环12
扣口120
发电机组2
储电单元20 发光槽21
透光护罩210 导光条211
扇叶22 尾盖23
LED灯组3 发光二极管30
车头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和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及立体组合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风力发光装置,可用以安装在如自行车的车头4(如图4所示)或车尾(图略)等处,或是机动车等交通工具上,以便在所述车行驶中,借由风速产生动力而使所述装置得以发电,并借由自身的发电来提供光源所需能量。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座体1、发电机组2以及至少一个LED灯组3;其中:
座体1为前后端开放且内部中空的壳体,并用以供发电机组2与LED灯组3装配于其上。座体1包含外罩10和套置于外罩10内部的导风管11,在导风管11的前缘形成有向外扩张的喇叭口110,喇叭口110由外罩10的前缘向外延伸而出。当座体1前端朝向迎风面时,迎面而来的风被喇叭口110向导风管11内部集中,以使更多的气流通过。此外,座体1下方也可进一步设有扣环12,扣环12具有用以含扣于如杆状物等处上的扣口120,从而借由扣环12而将座体11安装于如上述自行车的车头4(如图4所示)等处。
发电机组2安装于座体1内部,并具有感应线圈及磁性组件等。在发电机组2前端通过转轴连接扇叶22,从而借由上述进入导风管11内的气流带动扇叶22旋转,使得发电机组2得以借助风力来发电,并可将所产生的电力储存于储电单元20中。储电单元20可由单一电池或多个电池构成,可被安装于座体1内部下方处。由于发电机组2属公知技术并且不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范围内,故不再予以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世雄,未经陈世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72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棉花打包机的人体保护装置
- 下一篇:多炉头燃气炉具燃烧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