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形编织机的吹絮及散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7425.8 | 申请日: | 200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78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阿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升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35/30 | 分类号: | D04B35/30;D04B3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 织机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絮及散热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单面或双面圆形编织机的吹絮及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圆形编织机(以下简称圆编机)在织布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编织操作的顺畅度,供给的棉纱必须是被拉紧的,而这些棉纱在下纱、导纱及喂纱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棉絮,若这些棉絮不加以清除,很容易卡止在圆编机的各个零件上,而影响编织操作的顺畅度并缩短圆编机的寿命。此外,棉絮与棉纱一同织入成布,也会造成瑕疵而影响布匹的品质。
由于,圆编机上最容易产生棉絮的位置即是过纱片的过纱瓷眼、喂纱嘴及织针部分,因为过纱片及喂纱嘴上开设有孔洞供棉纱穿设编织的过程中,棉纱会持续与过纱片及喂纱嘴上的孔洞摩擦产生棉絮,而织针在转动及勾纱的过程中,与棉纱摩擦不但容易产生棉絮,长时间高速转动下,织针也容易产生高温。
基于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已提出多种清除棉絮的机构,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286689号的“圆编机的除尘装置”、第267459号的“圆编机的吹絮装置”及第429974号的“圆编机的吹絮装置改良”,其中“圆编机的除尘装置”的技术内容主要是披露一种可受曲柄摇杆机构连动,而使吹絮风扇可作上、下摇摆运动的除尘装置;而“圆编机的吹絮装置”与“圆编机的吹絮装置改良”两案技术内容相同,主要是披露一种具有旋转喷头的装置,其中旋转喷头具有多个可朝不同切线方向喷气的喷嘴,在喷气时使喷头产生自转运动,并在圆编机的垂直面上产生集中气流。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吹絮装置绝大部份是针对圆编机的下纱处(即针筒上方处)进行大范围的吹絮,常常因为风量不集中而无法将最容易产生棉絮的过纱片的过纱瓷眼、喂纱嘴及织针就近有效地吹絮,且“圆编机的吹絮装置”与“圆编机的吹絮装置改良”两案的旋转喷头因喷头过多,在旋转的过程中,有不少喷头因此无法对准针筒送风而产生风量浪费。
请参照图1所示,可清楚看出,现有技术的吹絮及散热装置1’,是轴接于单面圆编机10’的机顶支座101’,其只能针对单面圆编机10’的针筒102’处进行大范围吹絮,已是该现有技术的吹絮及散热装置1’的一大问题;此外,该现有技术的吹絮及散热装置1如果要设于如图2所示的双面圆编机10上使用,虽然该双面圆编机10也具有机顶支座101,但因双面圆编机10更具有粗大的中心柱103,所以此现有技术的吹絮及散热装置1’无法设于双面圆编机10上使用,此为双面圆编机10在吹絮及散热上的最大问题。
有鉴于此,如何有效针对圆编机容易产生棉絮的过纱片的过纱瓷眼、喂纱嘴及织针就近有效地吹絮与降温,以及设计出可适用单面或双面的圆编机,实为现今圆编机在使用上急需改进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圆形编织机的吹絮及散热装置,其可针对圆编机上最容易产生棉絮的过纱片的过纱瓷眼、喂纱嘴及针筒内的织针就近集中风量将棉絮吹离,以及可降低因针筒转动而与织针磨擦所产生的热量,进而稳定编织操作的顺畅、维持圆编机的寿命以及确保编织物的品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圆形编织机的吹絮及散热装置,该吹絮及散热装置包括:
至少三组固定单元,该固定单元上端具有固接部,该固接部是固接于上述机顶支座下方,另外该固定单元下端,枢设有支撑滚轮;
环型轨道,该环型轨道内侧,设有与上述支撑滚轮相配接的凹槽,另外该环型轨道上固设有齿轨;
至少一个送风单元,与上述环型轨道固接,该送风单元具有进风管及出风管,且该进风管可将气体引至该出风管输出;
驱动单元,与上述机顶支座固接,且具有与上述齿轨相齿合的转动齿轮;以及
控制器,与该驱动单元电连接,令该转动齿轮正转或反转运动;
因此,该转动齿轮持续正转或反转运动带动该齿轨,令该环型轨道转动且同步带动该送风单元转动,该出风管所输出的气体,即可往复持续喷至各该过纱片、喂纱嘴及织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吹絮及散热装置配置于单面圆编机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双面圆编机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圆形编织机的吹絮及散热装置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局部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圆形编织机的吹絮及散热装置的驱动单元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圆形编织机的吹絮及散热装置的送风单元局部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升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升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74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喷淋式常压热水锅炉
- 下一篇:一种用于游梁式抽油机的悬挂式游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