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管多层式毛细组织支撑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7487.9 | 申请日: | 200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54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徐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朦;方挺 |
地址: | 英属维*** | 国省代码: | 维尔京群岛;V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多层 式毛细 组织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管多层式毛细组织支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多层毛细组织及其支撑结构来增加热管毛细力、且适于弯管应用的热管毛细组织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一种公知的热管端面剖视图。该热管1a包括中空管体10a、贴附于管体10a内壁面上的毛细组织11a、以及设于管体10a内部并用以将毛细组织11a向外扩张使其紧贴于管体10a内壁面上的支撑体12a。接续图2所示,该支撑体12a为中空筒状物,其除了可将毛细组织11a紧撑于管体10a内壁面上外,在该支撑体12a上还设有多个蒸气通道120a,以供热管1a内部的工作流体(working fluid)通过,利于相变化的进行。
再请参阅图1所示,在以往热管的技术概念中,支撑体12a仅扮演着做为毛细组织11a的骨架结构。然而并没有发现,当支撑体12a紧撑于毛细组织11a上时,由于两者间仍不免有间隙产生,所以可提供毛细作用以成为液态工作流体的传输路径,可增加其毛细力。然而,上述筒状支撑体12a虽具有与毛细组织11a较大的接触面积,但也因此而造成该热管1a无法弯管,应用场合受到限制。
另外,如图3所示,也有以螺旋状作为支撑体12b,以适应于热管1a需弯曲的场合中。然而,此种螺旋支撑体12b的传输路径并非沿热管1a轴向前进,而随螺旋状的支撑体12b而成的螺旋传输路径,所以其流阻大,毛细力也不佳。
鉴于此,本设计人为改善并解决上述的缺陷,于是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热管多层式毛细组织支撑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热管多层式毛细组织支撑结构,包括具有内壁面的中空管体、设于管体内壁面上的第一毛细组织、位于第一毛细组织内的第二毛细组织、以及贴合于第一、二毛细组织间的辅助传输结构,且辅助传输结构用以将第一毛细组织支撑于管体的内壁面上。其中,该辅助传输结构由多个沿管体轴向延伸且平行间隔排列的连续片、以及分别连接于各连续片间的多个连结肋所构成,以在辅助传输结构上形成多个长条状蒸气通道。以构成可适于弯管、又能增加毛细力的热管多层式毛细组织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利用多层毛细组织及其支撑结构来提供额外的双面固体界面,进而可增加热管的毛细结构及其较大的毛细力,同时又可使其支撑结构能因应在热管需弯管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热管的端面剖视图;
图2为公知热管的局部侧面剖视图;
图3为公知的另一种热管的局部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端面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侧面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辅助传输结构另一实施方式的局部侧面剖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公知技术中>
热管 1a
管体 10a 毛细组织 11a
支撑体 12a 支撑体 12b
蒸气通道 120a
<本实用新型中>
热管 1
管体 10 内壁面 100
第一毛细组织 11 第二毛细组织 12
辅助传输结构 13 连续片 130
连结肋 131 蒸气通道 1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贵审查委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4及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及端面剖视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多层式毛细组织支撑结构,热管1大致包括中空管体10、设于该管体10内部的第一毛细组织11与第二毛细组织12、以及贴合于该第一、二毛细组织11、12间的辅助传输结构13。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飞有限公司,未经捷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74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彩色轻质屋面隔热板
- 下一篇:湿蒸汽锅炉干度自动化控制成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