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装置及其散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7592.2 | 申请日: | 200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72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黄毓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G12B15/00;H01L23/3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及其 散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先前技术的电子装置,当其内部的芯片或处理器进行运算或处理时,芯片或处理器本身的温度会升高,因而产生多余的热量。电子装置以数字相机为例,由于先前技术的数字相机仅会产生少量的热,可由自然散热方式将少量的热排出,因此并无针对此部份做相关散热的设计。但由于近年来新式的数字相机在处理的速度及效能上皆有所突破,芯片或处理器因而产生较多的热量,这些较多的热量己无法仅由自然散热的方式将热实时排出,将导致热量累积于数字相机内部,容易影响相机内部的电子零件的正常运作。
另外,电子装置倚赖电池提供所需的电力,然而电池的效能与环境温度有直接的影响。举例来说,即使电池内部电量充足,当室温过低时,仍会使电池无法发挥预期的效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装置,以将电子装置的芯片等发热组件所产生的热导引至电池,以改善先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在低温时对电池加热保温以提高电池效能的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散热装置,是用于一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电池槽,该电池槽容置至少一电池,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装置包括:
一导管,该导管的一端是连接该电池槽;
一风扇,该风扇的一端连接于该导管的另一端,该风扇的另一端连接至该电子装置外部;
一量测该电池槽的温度的感测器;以及
一可切换至一第一状态或一第二状态的切换器,该切换器与该感测器以及该风扇电性连接。
其中还包括一散热管,该散热管的一端连接于该风扇,该散热管另一端连接至该电子装置外部。
其中该电子装置包括一发热组件,该风扇是与该发热组件相连接。
其中该切换器还包括一开关,该开关设置于该切换器上并与该切换器电性连接。
为达成上述的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池槽,该电池槽内容置至少一电池;
一导管,该导管的一端连接该电池槽;
一风扇,该风扇的一端连接于该导管的另一端,该风扇的另一端连接至该电子装置外部;
一量测该电池槽的温度的感测器;以及
一可切换至一第一状态或一第二状态的切换器,该切换器与该感测器电性连接。
其中还包括一散热管,该散热管的一端连接于该风扇,该散热管的另一端连接至该电子装置外部。
其中该电子装置包括一发热组件,该风扇与该发热组件相连接。
其中该切换器还包括一开关, 该开关设置于该切换器上并与该切换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及其散热装置,其是一种可在低温时对电池加热保温以提高电池效能的散热装置。
附图说明
为能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较佳具体实施例及附图说明如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实施例的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考图1与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90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1的实施例的架构图。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90包括散热装置1、电池槽98,以及发热组件。举例来说,电子装置90可为数字相机、摄影机或手机,发热组件可为芯片96;并且电池槽98容置至少一电池97。以下将以数字相机为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
散热装置1分别与芯片96和电池槽98相连,当电池槽98内温度过低,无法使电池槽98内的电池97发挥正常效能时,芯片96所产生的热量可由散热装置1传递至电池槽98,使电池槽98内温度上升。当电池槽98内温度未过低,电池槽98内的电池97可发挥正常效能时,芯片96所产生的热量可由散热装置1传递至电池槽98以外区域。
如图2所示,电子装置90的散热装置1包括导管10、风扇20、感测器30、切换器40,以及散热管50。其中,导管10的一端是连接电池槽98,当室温过低时,芯片96所产生的热量可由导管10传递至电池槽98。
风扇20的一端是连接于导管10的另一端,风扇20的另一端与芯片96相连接,风扇20所产生的气流可使芯片96所产生的热量藉由导管10的传递至电池槽9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75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