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导流鳍片组结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7609.4 | 申请日: | 2006-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92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盛信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淞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2B15/00 | 分类号: | G12B15/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导流 鳍片组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散热鳍片,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吸热、散热导引气体流向的鳍片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散热鳍片组是由复数个散热鳍片所组成,在复数个散热鳍片组成后,在散热鳍片组上形成有复数个风流道,所述风流道可以将一侧的散热风扇所产生的风量导引至散热鳍片组的另一端,以对电子组件或机器零件所生热源进行散热。
由于传统的散热鳍片组在组接时,每一个散热鳍片间是以铆接等的方式接合,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将导致散热鳍片的组接速度慢,整体组合精密度不佳,热传导有间隙,且费时、又费工序,且也造成制作成本增加。因此,业者为了使每一片的散热鳍片易于组接,在散热鳍片上增设有一呈阶梯状的组接部,与另一散热鳍片上呈开口状的接合部(如中国台湾省专利公报第M292736号)组接,或者将组接部设计成鸠尾槽的形状,或者“ㄇ”字型的开口状。这些组接方式的散热鳍片在相互定位组接过程耗费工时,相对地在组接后的散热鳍片之间都会产生松动或脱离,使鳍片间热源传导产生间隙,热传导不顺畅,气流反射碰撞增加风阻,而降低散热效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导流鳍片组结构改良,克服传统的散热鳍片组的缺失,在鳍片组接时组接迅速,不会破坏整体外观,不易松脱,可以增加底部传导热源接触面积,降低风阻,以提升吸热、散热效果。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导流鳍片组结构改良,所述散热导流鳍片组,是由复数个散热导流鳍片所组成,所述散热导流鳍片具有一底板,所述底板上具有一相对称的扣合孔,而底板两侧延伸有一相对称的侧板,所述侧板一端延伸有一相对称,且与底板相对应的平板,在前述的底板、两侧板及两平板间形成一风流道,另在两平板上具有一相对称的扣接部,所述扣接部与所述扣合孔对应设置。而所述扣接部具有一剖沟及两个倒钩,且在两倒钩上各具有一斜边。
散热导流鳍片组接时,是以两相对称的扣接部插入在另一个散热导流鳍片的扣合孔中,此时扣接部两斜边受到接合孔的孔径挤压,使剖沟内径缩小后,让扣接部的两斜边穿过扣合孔,在两斜边穿过扣合孔后,所述两倒钩状立即弹开回复原状,使扣接部得以扣接在扣合孔中,并形成逆止固置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导流鳍片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复数个散热导流鳍片的组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为图4的使用状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散热导流鳍片;11-底板;111、111′-扣合孔;12、12′-侧板;13、13′-平板;14-风流道;15、15′-扣接部;151-剖沟;152、153-倒钩;154、155-斜边;16-弧形弯部;1A-散热导流鳍片;111A-扣合孔;1B-散热导流鳍片;10-散热导流鳍片组;20-散热风扇;30-散热导流鳍片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导流鳍片外观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导流鳍片组结构改良,所述散热导流鳍片组,是由复数个散热导流鳍片1所组成,所述散热导流鳍片1具有一底板11,所述底板11上具有一相对称的扣合孔111、111′,而底板11两侧延伸有一相对称的侧板12、12′,所述侧板12、12′一端延伸有一相对称,且与底板11相对应的平板13、13′,在前述的底板11、侧板12、12′及平板13、13′间形成一风流道14,另在两平板13、13′上具有一相对称的扣接部15、15′,所述扣接部15、15′与所述扣合孔111、111′对应设置。在本图式中,所述扣接部15呈一箭镞形状,所述扣接部15中央具有一剖沟151,所述剖沟151使箭镞状分开形成两个可以逆止的倒钩状152、153,且在倒钩状152、153上各具有一易在穿设的斜边154、1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淞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淞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76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涤水分离及净化洗衣机
- 下一篇:节水坐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