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理信号监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7667.7 | 申请日: | 200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37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赵蕴博;吴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蕴博;吴鹏松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19/00;G06Q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琦;王诚华 |
地址: | 1001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理 信号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技术,尤指一种生理信号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三大类疾病。这些疾病本身不仅具有很高的致死率,而且其发病后导致患者的致残率也极高。
造成目前这些疾病死率高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疾病的突然发作,病人得不到及时的提醒和救治。目前,常规的预防方法是通过体检和日常药物,显然不能克服疾病突然发作情况下的救助,特别是病人独处的时候如空巢老人。
而且,采用现有的预防手段,即使病人被及时送到医院,医生也不能获知病人在发病前的一段时间内生理指标的变化,导致不能及时做出正确诊断,延误了治疗时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理信号监测装置,该装置能够实时监测使用者的生理信号,在发现疾病征兆时向使用者发出提示,并将存储的生理信号及使用者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服务中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生理信号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101),用于通过生理指标传感器获取生理信号监测值并在进行数字化处理后传送给信号处理控制模块(100);
信号处理控制模块(100),用于对所述生理信号监测装置中各模块之间的协调工作进行总体控制;接收来自数据采集模块(101)的生理信号监测值并存储到存储模块(102);比较当前监测到的生理信号与预先存储在存储模块(102)中的使用者的正常指标参数,当出现异常时,信号处理控制模块(100)通过人机交互模块(106),向使用者发出提示,同时,从定位模块(103)获取使用者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04)将使用者当前相关生理信号监测值、最近一段时间内的生理信号监测值以及使用者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发送到服务中心;
存储模块(102),用于存储监测到的生理信号监测值,以及预先存储的使用者的正常指标参数;
定位模块(103),用于获取生理信号监测装置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
无线通信模块(104),用于建立所述生理信号监测装置与服务中心的无线连接,并进行信号传输;
接口模块(105),用于将使用者的特定信息输入所述生理信号监测装置,将所述生理信号监测装置内存储的数据传输给服务中心或医疗机构的相应设备;
人机交互模块(106),与信号处理控制模块(100)或无线通信模块(104)连接,用于实现使用者与所述生理信号监测装置间的交互。
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100)还包括:接收来自人机交互模块(106)的信号,从定位模块(103)获取使用者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04)将使用者当前相关生理信号监测值、最近一段时间内的生理信号监测值以及使用者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发送到服务中心。
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100)还包括:在预设时间或接收到来自服务中心发来的指令时,按照预设程序或接收到的指令将使用者的生理信号监测值、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服务中心。
生理指标传感器为一个或一个以上;所述生理指标传感器包括:脉搏传感器,和/或血压传感器,和/或心电图传感器。
所述定位模块(103)为GPS定位系统、或GPSone定位系统、或无线基站定位系统。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04)和定位模块(103)设置在同一模块中。
所述人机交互模块(106)包括输入模块和显示模块。
所述人机交互模块(106)还包括:送话模块和受话模块。
该装置还包括:身份鉴别模块(107),用于提供使用者的特定信息。
所述身份鉴别模块(107)还可用于在需要时从服务中心获得使用者的特定信息。
存储模块(102)包括数据存储芯片和驱动芯片。
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整个装置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和/或电源处理模块、直流电源输入接口;
其中,电源处理模块提供对电池进行充电和供电功能,电池用于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对整个装置供电,直流电源输入接口提供与外接电源接口;所述电池为普通干电池或充电电池。
所述接口模块(105)为:RS232串口、和/或RS485接口、和/或USB接口、和/或以太网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蕴博;吴鹏松,未经赵蕴博;吴鹏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76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垫膜柔性保温材料
- 下一篇:基于二维条码的收费管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