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锚头无粘结预应力锚索体系受力监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7682.1 | 申请日: | 2006-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36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汪小刚;周晓光;杨健;贾志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L1/00 | 分类号: | G01L1/00;G01L1/22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祚龄 |
地址: | 1000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锚头无 粘结 预应力 体系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岩土工程装置,尤指锚索承力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习用的锚索预应力监测是通过外锚头部位的锚索测力计来完成的,该类测力装置仅能对锚索的总体受力情况进行监测,而对每根钢绞线的受力状况无法了解,从而会导致在钢绞线束中应力的静不定分配,从而大大降低了预应力锚索体系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此在锚索体系中实现每根钢绞线和每个内锚头的受力状况进行监测乃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根据背景技术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对锚索体系的每根钢绞线和每个内锚头的受力状况进行监测,其监测装置主要由用单根钢绞线和用于内锚头钢绞线束的圆柱筒形穿心传感器,传输导线和置于外部的应力应变检测仪器组成的多锚头无粘结预应力锚索体系受力监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多锚头无粘结预应力锚索体系受力监测装置,主要由体系外部信号检测装置(1),单根钢绞线传感装置(2)和内锚头传感装置(3)组成,其中:在混凝土锚墩(11)外部设置钢垫板(12),其上连接承载的钢绞线(13),通过单根钢绞线传感器导线(15)及内锚头传感器导线(18)使钢绞线(13)与内锚头穿心传感器(31)、检测仪器(14)导通,并罩以外锚头防护盖(17),其内部填充以防腐油脂(16),组成体系外部信号检测装置(1);单根钢绞线(23)通过PE套管(25)与单根钢绞线墩头(26)固结,并穿过圆柱筒形的穿心传感器(21),使穿心传感器(21)压紧在承压板(22)上,内置导线(24)通过PE套管(25)与穿心传感器(21)导通,内置导线(24)另一端与应力应变检测仪器(14)相连接,在单根钢绞线(26)外部设置防护盖(27),并在内部填充防腐油脂(16),组成单根钢绞线传感装置(2);内锚头钢绞线(33)通过内锚头PE套管(35)与内锚头(36)固接,并穿过圆柱筒形的内锚头穿心传感器(31),使内锚头穿心传感器(31)压紧在内锚头承压板(32)上,内置导线(34)通过内锚头PE套管(35)与内锚头穿心传感器(31)导通,内置导线(34)另一端与应力应变检测仪器(14)相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锚索体系的每根钢绞线和每个内锚头的受力状况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可以实现对锚索系统中预应力没有达到设计标准的钢绞线进行补张拉,及时对锚索的支护状态进行调整,使整个锚索体系充分发挥支护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预应力锚索体系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结构形式和布局简单,造价低廉,使用维护修理简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体系外部信号监测装置总体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根钢绞线传感装置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锚头传感装置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穿心传感器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和图3示出,一种多锚头无粘结预应力锚索体系受力监测装置,主要由体系外部信号检测装置1,单根钢绞线传感装置2和内锚头传感装置3组成,其中:在混凝土锚墩11外部设置钢垫板12,其上连接承载的钢绞线13,通过外引导线15使钢绞线13与应力应变检测仪器14导通,并罩以外锚头防护盖17,其内部填充以防腐油脂16,组成体系外部信号检测装置1;单根钢绞线23通过PE套管25与单根钢绞线墩头26固结,并穿过圆柱筒形的穿心传感器21,使穿心传感器21压紧在承压板22上,内置导线24通过PE套管25与穿心传感器21导通,内置导线24另一端与应力应变检测仪器14相连接,在单根钢绞线26外部设置防护盖27,并在内部填充防腐油脂16,组成单根钢绞线传感装置2;内锚头钢绞线33通过内锚头PE套管35与内锚头36固接,并穿过圆柱筒形的内锚头穿心传感器31,使内锚头穿心传感器31压紧在内锚头承压板32上,内置导线34通过内锚头PE套管35与内锚头穿心传感器31导通,内置导线34另一端与应力应变检测仪器14相连接,在内锚头36外部设置防护盖37,并在内部填充防腐油脂16组成内锚头传感装置3。
由图4示出穿心传感器的实施例,穿心传感器均由高强碳质钢制成,其设计应变为8000με,传感器精度<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76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挂式爬梯的平板车
- 下一篇:窗帘的拉绳卡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