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杯纺纱机的锥形筒子卷绕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7792.8 | 申请日: | 2006-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11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裘永清;刘钢;高志毅;冀森彪;高小改;唐海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鸿基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20 | 分类号: | D01H1/20;D01H1/36;D01H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6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纱机 锥形 筒子 卷绕 传动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纺纱机,具体涉及一种转杯纺纱机的锥形筒子卷绕传动装置。
二、背景技术:
在新型的纺纱领域中,转杯纺纱是目前技术上最成熟、应用面最广,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的一种纺纱方法,越来越被市场所认可。而在卷绕成形上主要以圆柱形筒子因成形机构简单而被广泛应用。
为了使纺制的纱线直接卷绕在锥形筒子上从而方便在高速整经机或织机上的退绕,就必须克服锥形筒子大、小端同时传动时所需的线速度不同。在以前的转杯纺纱机上是这样达到的:用独立的电机或传动系统传动筒管,并且需要用槽筒通过槽筒上的沟槽使纺出的纱线能良好的卷绕成形。
然而,由于槽筒的制造及维护难度高,价格昂贵,从而导致无法大范围的推广。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就是要提供一种转杯纺纱机的锥形筒子卷绕传动装置,并且能以简单的方法和较低的成本进行加工及维护。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卷绕装置包括主动轴套1、传动轮2、传动轮罩壳3、磨擦传动片4、弹簧5、销子6、被动罗拉7、定位轴套8,在动力轴9上设有主动轴套1,传动轮2通过轴承12、紧定销16与主动轴套1连接,传动轮2与磨擦传动片4连接,磨擦传动片4通过弹簧5、销子6与被动罗拉7连接,被动罗拉7通过轴承10与动力轴9连接,轴承10、定位轴套8设置在动力轴9上,橡胶圈11设置在被动罗拉7上,传动罩壳3通过紧固螺钉14设置在主动轴套1上,紧定螺钉13固定在定位轴套8上,紧定螺钉15固定在主动轴套1上。动力轴9的直径Φd为30毫米到40毫米,被动罗拉7的直径ΦD为60毫米到70毫米,弹簧5设置于被动罗拉7与磨擦传动片4之间,在主动轴套1两端各有一个被动罗拉7。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效果:传动系统简单可以在普通圆柱筒子卷绕的转杯纺纱机上直接改装;有两点与纱线接触进行传动,可以在保证卷绕速度稳定的同时,保证纱线的成形良好;加工与维护简单,使成本与之前的同类产品相比大幅度降低。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是要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接照图1及图2所示:这种卷绕装置包括主动轴套1、传动轮2、传动轮罩壳3、磨擦传动片4、弹簧5、销子6、被动罗拉7、定位轴套8,在动力轴9上设有主动轴套1,传动轮2通过轴承12、紧定销16与主动轴套1连接,传动轮2与磨擦传动片4连接,磨擦传动片4通过弹簧5、销子6与被动罗拉7连接,被动罗拉7通过轴承10与动力轴9连接,轴承10、定位轴套8设置在动力轴9上,橡胶圈11设置在被动罗拉7上,传动罩壳3通过紧固螺钉14设置在主动轴套1上,紧定螺钉13固定在定位轴套8上,紧定螺钉15固定在主动轴套1上。动力轴9的直径Φd为35毫米,被动罗拉7的直径ΦD为64毫米,弹簧5设置于被动罗拉7与磨擦传动片4之间,在主动轴套1两端各有一个被动罗拉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鸿基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鸿基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77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板式拼图的改进结构
- 下一篇:二线制电子开关供电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