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纱机的锭子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7793.2 | 申请日: | 2006-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11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裘永清;高志毅;晋战喜;杨卫萍;高小改;唐海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鸿基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24 | 分类号: | D01H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6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纱机 锭子 传动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细纱机,具体涉及一种细纱机的锭子传动装置。
二、背景技术:
在细纱机中为了实现高效稳定的锭子传动、降低功耗,必需保持一定的锭带张紧力以适合不同主轴转速与锭速的要求。这在以往的细纱机中是这样达到的:它只在主轴的一侧设有一个与重锤相连的锭带张力盘,依靠重锤偏置实现锭子锭带的张紧传动。同时,纱厂为了实现“Z”捻与“S”捻的互换必需重新更换主轴、滚盘及锭带张力轮的位置。
然而,细纱机正朝着高速、高效与节能的方向发展,所以最好是能避免重心偏置的情况发生,实现不同转速与锭速下的锭带张力的持续、平稳以适应越来越高的纺纱速度;同时能以最简约的方法实现“Z”捻与“S”捻的互换,以便降低纱厂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细纱机的锭子传动装置,能以简单的方法实现锭带张力的平衡与稳定来满足细纱机高速纺纱时的要求,同时只要更改主轴旋转方向即可轻松实现“Z”与“S”捻的互换。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细纱机的锭子传动装置中包括主传动轴1、锭带传动滚盘2、两个锭带张力轮3、锭带4、两个摇臂5、锭带张力架6、张力架支撑轴7,其特征是:锭带传动滚盘2通过紧定螺母紧固在主传动轴1上,锭带张力轮3通过锭带4与锭带传动滚盘2相连,锭带张力轮3通过螺钉与摇臂5连接,摇臂5通过销轴和扭簧8与锭带张力架6相连,锭带张力架6通过U形螺栓固定在张力架支撑轴7上,张力架支撑轴7安装在主传动轴1上方;锭带传动滚盘2的直径φD1为200毫米到250毫米;锭带张力轮3的直径φD2为55毫米到70毫米;摇臂5两安装孔的距离L1为70毫米到85毫米;锭带张力架6上安装摇臂5的两安装孔的距离L2为150毫米到230毫米;摇臂5以销轴为中心旋转角度为40度;张力架支撑轴7安装在主传动轴1正上方的距离L3为110毫米到230毫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锭带张力轮对锭带的张紧力更均匀适中易于实现高速纺纱并可有效降低整机的附加载荷;可方便的实现“Z”与“S”互换。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图1这种细纱机的锭子传动装置中包括:一根主传动轴1、一个锭带传动滚盘2、两个锭带张力轮3、一根锭带4、两个摇臂5、一个锭带张力架6、一根张力架支撑轴7;锭带传动滚盘2通过紧定螺母紧固在主传动轴1,锭带张力轮3通过锭带4与锭带传动滚盘2相连,锭带张力轮3通过螺钉与摇臂5紧定,摇臂5通过销轴和扭簧8与锭带张力架6相连,锭带张力架6通过U形螺栓固定在张力架支撑轴7上,张力架支撑轴7安装在主传动轴1正上方,锭带传动滚盘2直径φD1为250,锭带张力盘3直径φD2为70,摇臂5两安装孔的距离L1为76,锭带张力架6上安装摇臂5的两安装孔的距离L2为215,摇臂5通过销轴与锭带张力架6连接并能以销轴为中心旋转40度,并通过扭簧8提供锭带张力,张力架支撑轴7安装在主传动轴1正上方的距离L3为208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鸿基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鸿基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7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内镜组织切割穿刺针
- 下一篇:可调整拉出框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