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8849.6 | 申请日: | 200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82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志佳 |
主分类号: | F02M27/04 | 分类号: | F02M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5100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油器,是一种通过磁场来控制管道内燃料并使之在流动方向上产生磁化的磁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节油装置通常只是由壳体和磁性体两部分构成,磁性体大多为圆柱体或环状结构,其有效磁场强度较低、磁力线的分布也不均匀,因而对燃料的磁化作用很不理想,使得燃料在发动机中不能充分燃烧,还存在安装不方便,增加维修成本的问题。而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除其自身的性能外,还与其油耗量也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与燃料的雾化程度有关,磁化的程度不同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以及废气的排放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节油器,其结构简单、磁化能力强,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从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还可降低污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上述节油器包括有主体和加固环,所述加固环紧箍在所述主体的外表面上,所述主体由至少两个管体相互嵌合而成,中心部位中空,所述的管体上设置有凸柱、凹槽、导磁板和至少两个磁体,所述凹槽与对应的所述凸柱相互嵌合,所述磁体位于同一个所述管体的凹槽与所述凸柱之间的内表面,且所述磁体位于所述管体的两端;所述导磁板位于所述磁体与所述管体的外表面之间,可以在中空的部位形成封闭的磁场并且磁场方向与燃料的流向基本一致。
所述主体可由所述管体嵌合而构成一个圆柱体,其中心轴部位中空。
所述主体内部中空的部位可以呈横截面为圆形的圆柱体,或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型的锥体,也可以根据内表面的变化而呈正多边形的柱体,以放置油管。
位于所述管体两端的所述磁体其极性相反,以形成一个磁场来磁化所述油管中的燃料。
所述加固环设置有梢头,以控制所述加固环收放的程度,即控制所述加固环直径的大小,该加固环不是一个密封的环体,其自身活动连接。
所述加固环的内壁上还可设置有若干个防滑柱,其等间距分布,以增加对所述主体的紧箍强度。
所述导磁板可以由顺磁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在各个所述管体内表面上的磁体来形成一个磁场,以磁化所述油管中的燃料,对位于同一个管体上的两个极性相反的磁体而言,该磁场的磁力方向与燃料的流动方向一致,但对于分别位于三个不同管体上且又极性相同的磁体来说,其构成的磁场为等边等角同极三角形,且垂直于极流,是双向的,从而可以达到节省燃油、并减少发动机的磨损、排污和噪音等的目的。该主体部分可由若干个管体组成,这样就方便了组装与维护,其结构合理、实用,并通过对燃料的磁化,可节省成本,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组合结构的正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固环部分的正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管体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管体部分的正面视图。
符号说明
1:主体; 2:加固环;
3~5:管体; 6、8:磁体;
7:防滑柱; 9:梢头;
10:凹槽; 11:凸柱;
12:导磁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油器,包括有主体1和加固环2,加固环2紧箍在主体1的外表面上,如图1和图3所示。主体1由3个相同的管体3、管体4和管体5相互嵌合而构成一个圆柱体,其中心轴部位中空,以放置油管,即主体1的横切面为一个圆环。每个管体上都分别设置有凸柱11、凹槽10、导磁板12、磁体8和磁体6,每个凹槽10都与对应的凸柱11相互嵌合,即管体3上的凸柱11与管体4上的凹槽10相互嵌合,管体4上的凸柱11与管体5上的凹槽10相互嵌合,管体5上的凸柱11与管体3上的凹槽10相互嵌合,且凸柱11和凹槽10的走向与圆柱体轴方向一致。磁体6和磁体8安装于管体凹槽10与凸柱11之间的内圆周面上,磁体6和磁体8分别位于同一个管体的两端,且磁体的极性相反,如图4所示。导磁板12为一个条状物,位于磁体与管体的外表面之间、且靠近管体的外表面,这样就能在中空的部位形成封闭的磁场并且磁场方向与燃料的流向基本一致。当3个管体相互嵌合后,就会把3个独立的磁场汇聚在一起,从而加强了对中空部位油管的磁化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志佳,未经郭志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88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