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李箱第三轮收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8909.4 | 申请日: | 2006-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599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哲宏;刘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5/14 | 分类号: | A45C5/14;A45C13/38;B60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箱 三轮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行李箱第三轮收合装置,是有关于一种行李箱第三轮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使第三轮随施力自由旋转拖行,且便利其收合操作的行李箱第三轮收合装置,属于行李箱装置。
(二)背景技术:
行李箱是现代人外出旅游不可或缺的个人装备,而一般行李箱后端两侧设有轮体以供拖曳,但若行李箱内的物品加重时,单靠行李箱外侧的两轮体承载行李的重量,似嫌不胜负荷,且亦增加把手提携的作用力而造成拖曳的困难性及不稳定性,此对于长途拔涉的旅行者实是沉重的劳力负担。因此,在行李箱后侧增加一托板架而增设第三轮的行李箱乃应运而生,并利用该第三轮以减轻行李箱两侧轮体及把手握持的承重负担,提供拖曳的稳定性及便利性,是现行较佳设计的行李箱结构,相关技术如美国专利6,279,705号专利案,其是提供一种具有第三轮托板轮的行李箱结构,该专利案结构主要是于一行李箱10后侧设有一支座41,该支座41枢接有拖板架35及支撑件36,该支撑件36与该拖板架35相枢接且可将其向外侧撑起,该拖板架35底缘设有一轮座353以枢接定位一第三轮352。
前述该专利案虽可藉该第三轮352达到减轻握持施力的便利性,然而,由于该拖板架35于不用时需进行收合,并使该第三轮352收入该支板座41的轮穴411中,而使得该第三轮352具有收合上方向性的限制,因此该第三轮352与轮座353的枢接定位亦被方向性限制,而使该第三轮352仅能直向前进,无法以360度随施力方向变换而行走,造成行李箱拖曳行走上的不便,且亦增加该第三轮352与轮座353间的扭力作用,进而使该第三轮352易于故障或损毁,降低其使用寿命。因此,如何克服前述具有第三轮行李箱其使用上的缺失问题,诚是业界或有智之士应再加以研发、突破的重点方向。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种行李箱第三轮收合装置,其目的是:提供能使行李箱的第三轮具有360度回旋拖行的作用,进而提升其品质、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及增长其使用寿命;使第三轮的收合具有自动定位及归位的作用,进而便利第三轮的收合操作。
本实用新型一种行李箱第三轮收合装置,该装置包括有:
一座板装置,该座板装置固设于一行李箱的后侧;
一拖板架装置,该拖板架装置包括有一拖板架及至少一第三轮组,该拖板架一端与该座板装置相枢接,其另端设有至少一轮接部,该轮接部内适当位置设有至少一磁铁;该第三轮组包括有一相枢接的第三轮座及第三轮,该第三轮座是可旋转式地枢接于该轮接部,且该第三轮座适当位置设有一定位磁铁,该定位磁铁是可与该轮接部的磁铁产生磁性作用而使该第三轮产生旋转归位,用以便利其收合操作;
一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连结于该座板装置与该拖板架之间。
其中,该第三轮组包括有一相枢接的第三轮及用以设置该定位磁铁的第三轮座。
其中,该轮接部进一步设有一与该磁铁呈不同极性的第二磁铁。
其中,该轮接部的磁铁与该第三轮组的定位磁铁呈不同极性。
其中,该轮接部的磁铁与该第三轮组的定位磁铁呈相同极性。
其中,该轮接部的第二磁铁与该第三轮组的定位磁铁呈相同极性。
其中,该轮接部的磁铁与第二磁铁呈相对设置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一种行李箱第三轮收合装置,其有益效果为:该第三轮座与该轮接部的枢接设置,及该第三轮座与该轮接部间磁性装置的设置,使该第三轮座及第三轮可随施力方向而自由旋转,除可增加其拖曳使用的便利性外,亦可消除该第三轮座与第三轮间的相对扭力,而增加其使用的寿命,且更可使该第三轮具有自动旋转定位、归位的作用,进而便利其收合的操作。行李箱的第三轮具有360度回旋拖行及收合时自动旋转定位的作用。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撑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撑开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收合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撑开操作的作动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插卡组合局部剖视侧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轮接部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预备收合状态侧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预备收合状态的轮接部剖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收合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
10座板装置 11内座板 111、112把手槽
113凸面 114凹槽 115、116、117透空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乔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89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