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纳米抗菌除臭鞋垫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8970.9 | 申请日: | 2006-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29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卫东 |
主分类号: | A43B17/00 | 分类号: | A43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兰台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苏瑞 |
地址: | 518300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抗菌 除臭 鞋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纳米抗菌除臭鞋垫,涉及鞋业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鞋业的鞋垫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鞋业的抗菌除臭鞋垫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纳米抗菌除臭鞋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已有的公知技术——鞋垫产品来说,由于其通风较差,所以均存在着细菌容易繁殖、极易产生臭气的不足与缺陷。本实用新型就是在认真而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总结上述已有的公知技术现状基础上,为克服和解决已有公知技术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而研制成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抗菌除臭鞋垫,该鞋垫由上层、中层、下层、纳米层构成;所述上层、中层、下层均为鞋垫形的薄板状的结构,所述纳米层为圆形的薄片状的结构;
所述纳米抗菌除臭鞋垫,其上层和中层上均设置有纳米层,其上层与纳米层、中层与纳米层均以喷涂或丝印的方式相连接,其上层、中层、下层在依次放置的状态下以缝制的方式相连接;从而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本实用新型达到抗菌除臭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达到预期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纳米抗菌除臭鞋垫,由上层、中层、下层、纳米层构成;
所述上层、中层、下层均为鞋垫形的薄板状的结构,所述纳米层为圆形的薄片状的结构;
所述纳米抗菌除臭鞋垫,其上层和中层上均设置有纳米层,其上层与纳米层、中层与纳米层均以喷涂的方式相连接,其上层、中层、下层在依次放置的状态下以缝制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的纳米抗菌除臭鞋垫,其所述上层和中层上均设置有纳米层,其上层与纳米层、中层与纳米层均以丝印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的纳米抗菌除臭鞋垫,其所述中层为1-8层。
所述的纳米抗菌除臭鞋垫,其所述纳米抗菌除臭鞋垫为选择上层和中层上均设置有纳米层的方式、仅在上层上设置有纳米层的方式、仅在中层上设置有纳米层的方式中的一种方式。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上层和中层上均设置有纳米层,其上层与纳米层、中层与纳米层均以喷涂的方式相连接,其上层、中层、下层在依次放置的状态下以缝制的方式相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纳米层是由含有1-8%的纳米银、2-10%的纳米氧化锌、5-20%的电气石粉、以及水性聚氨脂构成,并经混合以后以纳米层的方式而使用在鞋垫上,由于该纳米层本身具有较强的杀菌、抗菌和除臭作用;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获得了杀菌、抗菌和除臭的有益效果。还由于本实用新型纳米层中的电气石粉能够以微米远红外线的方式释放波长为5-18纳米的红外线、该红外线并与其他纳米成分产生共振,该共振会产生磁波能量,该磁波能量可促进血液循环、并可预防香港脚、灰指甲等严重的足部疾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纳米层的上层、设置有纳米层的中层、下层在缝制前的结构示意图。以该图可将本实用新型体现的更为清楚。
图中的标号:1、上层,2、中层,3、下层,4、纳米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正如说明书附图1、2所示:
一种纳米抗菌除臭鞋垫,由上层1、中层2、下层3、纳米层4构成;
所述上层1、中层2、下层3均为鞋垫形的薄板状的结构,所述纳米层4为圆形的薄片状的结构;
所述纳米抗菌除臭鞋垫,其上层1和中层2上均设置有纳米层4,其上层1与纳米层4、中层2与纳米层4均以喷涂的方式相连接,其上层1、中层2、下层3在依次放置的状态下以缝制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的纳米抗菌除臭鞋垫,其所述上层1和中层2上均设置有纳米层4,其上层1与纳米层4、中层2与纳米层4均以丝印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的纳米抗菌除臭鞋垫,其所述中层2为1-8层。
所述的纳米抗菌除臭鞋垫,其所述纳米抗菌除臭鞋垫为选择上层1和中层2上均设置有纳米层4的方式、仅在上层1上设置有纳米层4的方式、仅在中层2上设置有纳米层4的方式中的一种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卫东,未经赵卫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89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