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容器防烫的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9122.X | 申请日: | 2006-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10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连锦墾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锦墾 |
主分类号: | B65D25/28 | 分类号: | B65D25/28;A47G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刚;赵海生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容器结构,尤指提供一种可让使用者在端拿容器时防止烫手的容器防烫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一般习知的容器在盛装热饮(汤)或热食时,有一些容器如:碗、盘之类的容器为了防止烫手,都会在容器的开口外缘对称处,各设置一凸出部让使用者来端拿,其构造原理是为使距离热源较远,让使用者在端拿容器时比较不会烫到手,但是因为其施力点在凸出部,所以使用者在端拿时因施力点的关系,都要用双手来端拿容器的凸出部,才会使容器内的热饮(汤)或热食稳定,如果用单手来端拿时会比较费力又不稳定,甚至会将容器内的热饮(汤)或热食溅泼出来;如图1所示,系一种习知的容器,该容器1a开口的周缘向外延伸凸出部2a作为端拿部,以防烫及方便端拿。而因为其凸部向外延伸,故在摆放上会较占空间,为其最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防烫的改良结构,让使用者在端拿容器时,可以防止烫手和方便来端拿容器。
为达到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容器防烫的改良结构,其主要由容器及端拿部所构成,其特征在于:
该容器,为一具开口的中空容器,其开口外缘或该容器外周边处,具有一或多个向下延伸呈凸片状用以易于端拿及防止烫手的端拿部。
其中,该容器的开口外缘处全周具有向下延伸的端拿部,该端拿部与容器外周边之间具有一间隙,而该端拿部上具有数散热孔洞。
其中,该容器的开口外缘与端拿部相对应的具有向上再向外延伸用于拇指按压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使端拿部可以离热源较远,让使用者在端拿容器时可以防止烫到手,又因该端拿部设置为向下延伸呈凸片状的型态,故在摆放上不会占据空间;又该端拿部与容器外周边之间,有一适当间隙,让有容装热饮(汤)或热食的容器不会直接接触到端拿部,所以使用者在端拿容器时,只要用单手的拇指向下压着容器的开口周缘处,其余四指扣住端拿部的下端部往上端拿,就可以防止烫手。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防烫容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2~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器防烫的改良结构,其主要由容器1及端拿部2所构成。其中如图2所示,该容器1的开口外缘3适位处,设置一个以上向下延伸呈凸片状的端拿部2,使端拿部2的下端部5可以远离热源,让使用者在端拿装有热饮(汤)或热食的容器1时可以防止烫到手,又该端拿部2的施力点在端拿部2的下端部5位置,因其杠杆原理的关系,让使用者在端拿容器1时,容易端拿而且省力又稳定,端拿部2与容器1的外周边6之间设有一适当间隙7,让装有热饮(汤)或热食的容器1其外周边6表面的热源,不会直接接触到端拿部2,所以使用者在端拿容器1时,只要用单手的拇指向下压着容器1的开口外缘3处,其余四指往上扣住端拿部2的下端部5来端拿容器1,就可以防止烫手(如图3所示),使用上非常安全实用。
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请参见图4所示,该容器1的开口端外缘3处,可设置一全周环形向下延伸的端拿部21,该端拿部21与容器1的外周边6表面之间,设有一适当间隙7,让装有热饮(汤)或热食的容器1其外周边6表面的热源,不会直接接触到端拿部21,使端拿部21可以达到防止烫手之目的;另该端拿部21可设有数孔洞22,以利于散热及减轻容器1的重量,更可以提升端拿部21的防滑效果,让使用者更好端拿。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请参见图5所示,该容器1的外周边6的适位处,亦可设置一个以上向下延伸呈凸片状的端拿部31,该实施例的目的与功能,与图2、图3所述一样,都可以达到防止烫手及容易端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请参见图6所示,该容器1的开口外缘3配合设有端拿部2的上端可稍向外作适当延伸,使可方便端拿容器1的端拿部2时,拇指按压该延伸部可达到更佳的防烫效果。
上述的具体实施例,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熟悉此类技艺的人仕根据上述说明,及本申请专利范围的结构特征及在功效上所作等效性的变换及修改,其本质未脱离出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范畴,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锦墾,未经连锦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91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