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体液压支柱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9760.1 | 申请日: | 200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21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柳云昌;童金龙;孙顺进;郑相辅;徐卸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衢州煤矿机械总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5/44 | 分类号: | E21D15/44;E21D15/51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324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体 液压 支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支护设备,尤其属于一种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
背景技术
采煤工作面支护设备是矿山采掘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目前,支护设备主要有木支柱、金属磨擦支柱、单体液压支柱、液压支架等类型,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是单体液压支柱中的一种。中国专利号971070636公开的就是这类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中的一种,其结构包括顶盖、活柱、装阀手把、油缸、底座、复位弹簧、三用阀及导向环和密封件等,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一个体积可变的密封腔体在工作介质的作用下使活柱上下伸缩进行工作。密封腔体由顶盖内壁、装阀手把、活柱外壁、油缸内壁、底座、三用阀围成。作业时,从泵站输送而至的工作介质,通过三用阀向支柱密封腔体内注液,工作介质经装阀手把径向通孔进入活柱外壁与油缸内壁形成的环形腔体,再从活柱下端的径向通孔进入支柱密封腔,这样随着作为工作介质的注入,密封腔体变大,活柱上升,支柱支撑顶板;支柱降柱时,工作介质反向泄出,密封腔体变小,活柱降低,支柱缩回。工作介质每注入和泄出一次,支柱便升柱和降柱一次,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这种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是:将活柱外壁作为可变的密封腔体的一部分,供支柱工作介质进出,实现升柱和降柱完成工作循环,由于活柱是需要伸缩的部件,其外壁裸露后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工作环境中一些不利因素的直接影响,例如:腐蚀、碰撞等,从而导致密封腔体的密封性能下降,而减少支柱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支柱的活柱外壁易受腐蚀、碰撞等因素影响而降低密封腔体的密封性能,而减少支柱使用寿命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改进后的支柱密封腔体不会因活柱外壁受腐蚀、碰撞等因素影响后降低密封性能,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同时,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工作介质进出通道的位置随活柱的升高而升高,给操作带来不便,甚至无法操作,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工作介质进出通道的位置,使其位置相对于油缸是固定的,所以该通道不会因活柱的升降而改变其高度,从而方便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单体液压支柱的结构,包括顶盖、活柱、油缸、三用阀和密封件;顶盖内壁、油缸内壁、三用阀分别为构成体积可变的工作用密封腔体的一部分,其特征是:在油缸外侧独立式设置了一根通液管,该通液管的一个端口与三用阀相通,另一个端口与支柱密封腔相通。
具体实施时,三用阀固定在装阀手把的一个径向通孔内,装阀手把体上还设有一个轴向通孔,该轴向通孔的一个端口与三用阀相通,另一个端口与通液管的一个端口密封联接,通液管另一端口与底座上的一个径向通孔相通,该径向通孔与支柱密封腔相通。
具体实施时,装阀手把体上还设有一个轴向通孔,轴向通孔的一个端口与三用阀相通,另一个端口与通液管(503)的一个端口相通,通液管的另一端口与油缸下部的连接套上的径向通孔相通,该径向通孔与支柱密封腔相通。
具体实施时,顶盖内壁或下方设有密封塞,密封塞、油缸内壁、连接套或底座内壁上的径向通孔和轴向通孔、通液管内壁、装阀手把径向通孔和轴向通孔及三用阀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积可变的工作用密封腔体。
具体实施时,连接套内壁或底座内壁上的径向通孔经一轴向通孔后与通液管相通。
具体实施时,导向套与装阀手把为分体式结构,三用阀安装在装阀手把上。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是:通液管两端口与相应的部件均为拆卸式联接,以防在移动过程中造成对通液管的损坏,方便组装与维修。
具体实施时,油缸与通液管为整体件,通液管设置在油缸的异形管壁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同类产品相比,通过改变工作介质进出支柱密封腔体的通道,将活柱外壁置于工作介质密封腔体之外,这样即使活柱外壁在升降过程中因裸露而受外界因素损坏后,也不会影响工作用密封腔体的密封性能;同时,活柱外壁在受损的情况下,只要不影响强度,仍可继续使用,显而易见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增设了外置的通液管,使得导向套与装阀手把能实现分体设置,创造性地克服了传统技术一直将导向套与装阀手把整体设置而带来的缺陷,达到了操作高度能根据实际需要随意设定,以避免操作高度因活柱的升降而改变、受支柱行程限制的目的。因而,本支柱具有使用寿命长、操作高度可调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衢州煤矿机械总厂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衢州煤矿机械总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97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蓝色荧光体和使用该蓝色荧光体的显示面板
- 下一篇:一种LED芯片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