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门窗安装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9808.9 | 申请日: | 200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16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董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呈明 |
主分类号: | E06B1/60 | 分类号: | E06B1/6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32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门窗 安装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窗安装时的固定装置,特别是一种新型门窗安装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窗、门框安装时基本采用铁脚安装,即在土建施工时将窗、门框的固定铁脚预埋在门窗开口的墙体内。为使门窗的安装与墙体能紧密配合,整个门窗的安装施工进度与土建进度安排基本同步。该种安装方式的窗、门框与墙体配合紧密,安装牢固。但与土建同步安装的方式,不利于控制现场质量,而且门窗现场成品保护费用高、浪费大,门窗安装进度安排受土建进度影响大,工期难以控制。另外,传统铁脚安装后不能调节,如出现安装不垂直、左右倾斜等现象,无法修正,只能重新安装。针对钢材护框,传统铁脚安装必须采用折弯铁脚,或者焊接等方式,工作量大,效果不理想。还有一种常用的铁脚后置安装方法,该种方法中的窗、门框与墙体连接处需用膨胀螺钉或水泥钉等紧固件,且此部分的铁脚裸露于墙体外,很难掩盖,影响外观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门窗安装施工时困难,而提供的一种新型门窗安装调节装置。使用该装置可以实现门窗后置安装,可以相对减少门窗成品保护费用,节约成本,而且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门窗安装的左右位置、垂直度等进行适度调节,有利于安装质量控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内外套筒状结构构成,外套筒的外侧带有螺纹,内侧也有梯型螺纹,而作为调节块的内套筒的内侧中心呈内六角形状的通孔,外侧梯型螺纹与外套筒内侧的梯型螺纹啮合。这样构成的门窗安装调节装置使用时先将安装调节装置通过其外侧的螺纹拧固在门窗型材外框上,再将门窗型材外框嵌入墙体的门窗洞内,利用内六角扳头工具插入内套筒中心的内六角通孔中旋转即可使作为调节块的内套筒伸缩,以调节门窗型材外框与墙体门窗洞之间的间隙,当上下左右的间隙调节合适后,即可将紧固螺钉穿过中空的内六角通孔与墙体牢固地固定。所以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门窗后置安装,以相对减少门窗成品保护费用,节约成本,而且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门窗安装的左右位置、垂直度等进行适度调节,有利于安装质量控制。另外,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型材腔体内,不影响外观。同时适用于普通洞口、木护框洞口和钢材护框洞口等带护框洞口安装,安装简便,效果理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由内外套筒状结构构成的安装调节装置,外套筒2的外侧带有螺纹5,内侧有梯形螺纹6,而作为调节块的内套筒1的内侧中心有呈内六角形状的通孔3,其外侧也有梯形螺纹7与外套筒2内侧的梯形螺纹6啮合,在内外套筒1及2的底部有一凸台8,在凸台8的对称的两侧还有一凹槽4。本实用新型内套筒1采用强度较高的塑料或尼龙材料制成,外套筒2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这样构成的门窗安装调节装置使用时先将安装调节装置通过其外侧的螺纹5拧固在门窗型材外框9上,再将门窗型材外框嵌入墙体的门窗洞10内,利用内六角扳头工具插入内套筒中心的内六角通孔3中旋转即可使作为调节块的内套1筒伸缩,以调节门窗型材外框9与墙体门窗洞10之间的间隙,当上下左右的间隙调节合适后,即可将紧固螺钉11穿过中空的内六角通孔3与墙体牢固地固定。图中12是门窗内侧的实木装饰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呈明,未经董呈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98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玉米粒制作木耳菌种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改善胃肠功能的保健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