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分离机构的蟾蜍壳采集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0081.6 | 申请日: | 200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43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蒋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张林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关炳 |
地址: | 314416浙江省海宁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机构 蟾蜍 采集 | ||
技本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分离机构的蟾蜍壳采集器。
背景技术
蟾蜍壳具有很好药用价值,但常因蟾蜍间的互相挤压和爬抓引起蟾蜍皮肤受伤和破损,蜕下的蟾蜍壳一般是破碎的。中国专利CN2465471Y公布了一种蟾蜍壳采集器,采用这种蟾蜍壳采集器,每只蟾蜍单独养殖在一个小池内,有效避免了因蟾蜍间的互相挤压和爬抓引起蟾蜍皮肤受伤和破损,从而导致所蜕下的蟾蜍壳破碎的情况。但由于蜕下的蟾蜍壳未能与蟾蜍尽快分离,蟾蜍的活动难免会对所蜕下的蟾蜍壳造成损伤、破碎,以致影响了蟾蜍壳的商品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以使蜕下的蟾蜍壳与蟾蜍尽快分离的新型蟾蜍壳采集器,这种带有分离机构的蟾蜍壳采集器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分离机构的蟾蜍壳采集器,包括一个大容器,所述大容器内用隔板分隔成网络状分布的小池,在所述小池内下方设有一排若干个活动辊,活动辊能够滚动,其两端固定在小池的壁上。
在小池内所设的活动辊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所设活动辊的数目及活动辊之间间隙的大小视蟾蜍体型大小而定,以蟾蜍不会掉落至活动辊下面为宜。活动辊可以用铁丝串入塑料管或其它管状物而成,然后将铁丝两端固定在小池壁上,一般情况下,一个小池中可设4至6根活动辊。将蟾蜍放养在小池内活动辊上。当蟾蜍蜕下蟾蜍壳时,蟾蜍壳便会掉落至活动辊的下面,即使未及时落入也会因蟾蜍活动或触动活动辊而使其掉落至下面。这样,蟾蜍与蟾蜍壳便能尽快分离,避免了蟾蜍壳因蟾蜍活动而造成损伤、破碎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图采用了局部剖视方式。
图2是图1中所示A-A向的剖面图。
图3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个大容器1,呈正方形,边长1米,大容器1上有进水口接头和出水口,大容器1内用隔板2分隔成网络状分布的小池3,相邻的小池3间有小孔连通,每个小池3内下方均设有一排5根活动辊4,活动辊4是以铁丝6串入塑料管5而成,铁丝6的两端固定在小池3的壁上,如图1所示;活动辊4设置在小池下方离小池底部2cm~3cm处,见图2。图3从整体上显示了活动辊4在各小池3内的分布。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小池3的顶部的四周边均设有凸沿,以防止蟾蜍跳出,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张林,未经蒋张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00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的机械传动皮带
- 下一篇:一种连续式微波萃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