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沟渠式蛙池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0231.3 | 申请日: | 200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73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成根;乐银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成根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600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沟渠 式蛙池 | ||
1、一种沟渠式蛙池,其特征是:封闭的围墙(10)内主要包括产卵区(1)、孵化区(2),变态区(3)、幼蛙区(4)和成蛙区(5),变态区(3)、幼蛙区(4)和成蛙区(5)均设有一组沟渠(15),沟渠(15)之间通过平台(14)过渡连接;孵化区(2)由一组方形孵化池和一条通道组成;产卵区(1)为一条长方形水渠,产卵区(1)和成蛙区(5)通过渠壁相连,水渠的一端与总进水管相连通,水渠的出水口通过一组第一进出水管(7)与成蛙区(5)的一组沟渠(15)相连通;成蛙区(5)的出水口通过第二进出水管(8)与变态区(3)、幼蛙区(4)的沟渠(15)相连通;变态区(3)、幼蛙区(4)的出水口通过第三进出水管(9)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渠式蛙池,其特征是:所述的产卵区(1)和成蛙区(5)作为一个区域,孵化区(2)作为一个区域,变态区(3)作为一个区域、幼蛙区(4)作为一个区域,四个区域之间通过围墙(10)分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渠式蛙池,其特征是:所述的变态区(3)和幼蛙区(4)的沟渠(15)数量之和与成蛙区(5)的沟渠(15)的数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沟渠式蛙池,其特征是:所述的变态区(3)、幼蛙区(4)和成蛙区(5)的沟渠(15)的出水处均设有拦污栅(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沟渠式蛙池,其特征是:所述的变态区(3)、幼蛙区(4)和成蛙区(5)的顶部架设了遮阳网(1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沟渠式蛙池,其特征是:所述的变态区(3)、幼蛙区(4)和成蛙区(5)的顶部架设了黑光灯(1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沟渠式蛙池,其特征是:所述的沟渠(15)上设有石穴盖板(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渠式蛙池,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进出水管(7)、第二进出水管(8)和第三进出水管(9)为L型铁管,埋于沟渠(15)水深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成根,未经吴成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023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