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流量气密型快速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0840.9 | 申请日: | 200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55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邵金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金鹤;曹亚波 |
主分类号: | F16L37/40 | 分类号: | F16L37/4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姚娟英 |
地址: | 315151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气密 快速 接头 | ||
1、一种大流量气密型快速接头,其包括固定接头(1)、动接头(2)和将二者相连成一体的连接机构(3),在所述的固定接头内安装有动阀杆(41)和使该动阀杆的头部始终具有外伸趋势的第一弹簧(42),且固定接头的内壁上设计有直筒状止口(13),所述动阀杆的头部表面开有环形凹槽(46),第一密封圈(43)嵌设在该环形凹槽内;而所述的动接头内安装有与上述动阀杆相对应的定阀杆(51),在该定阀杆之外套有与所述的固定接头相配合的活动套(6)和使该活动套始终具有外露于该动接头之外趋势的第二弹簧(52),所述活动套的端口设置成直筒状缩口部(61),所述定阀杆的头部则采用活塞状结构,并在该定阀杆的头部表面设计有可容纳第二密封圈(53)的密封槽(54),且在所述第一、第二弹簧自然状态下,所述的第一、第二密封圈分别与直筒状止口(13)、直筒状缩口部(61)的内壁相紧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凹槽(46)内侧的动阀杆上还套有与所述动阀杆成分体结构并与所述第一弹簧一端相抵的限位圈(7),且该限位圈的外径与上述固定接头的内壁相匹配,并在其周边上依次开设有多个可延伸其根部的导流缺口(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气密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阀杆的尾部也套设有与所述的定阀杆成分体结构的且带有导流槽(81)的定位圈(8),该定位圈的两侧则分别与嵌设在所述动接头内壁上的第二弹性挡圈(55)相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气密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阀杆的尾部套有与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相抵的限位环(44),在该限位环的周边也依次设有多个导流口,且该限位环的外侧与卡设在所述固定接头内壁上的第一弹性挡圈(45)相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大流量气密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机构(3)包括摇臂(31)、扳手(32)和分别定位在所述固定接头、动接头上的第一卡圈(34)、第二卡圈(35),其中,摇臂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卡口,所述第一卡圈上设置供该卡口卡设的销柱(36),而所述摇臂的后端通过销轴(38)与所述扳手的中部及摇臂柱(33)的一端相铰接,所述扳手的前端和所述摇臂柱的另一端则与所述的第二卡圈(35)相枢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流量气密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卡圈和第二卡圈外侧分别与卡设在固定接头、动接头外壁上的第三弹性挡圈(37)相紧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金鹤;曹亚波,未经邵金鹤;曹亚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084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芒果原浆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上、下行传输方法及汇聚节点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