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险簧片焊接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1515.4 | 申请日: | 200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17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徐静;赵丕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日月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0 | 分类号: | B23K3/00;B23K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1407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险 簧片 焊接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构成保险簧片的弹性夹和支撑件两个金属件的焊锡工具。
背景技术:
原焊锡是:(1)弹性夹放入搬运块——(2)第一次点锡膏——(3)支撑件装入——(4)取出放在平板上——(5)第一次回流焊——(6)第二次点焊锡膏——(7)放在平板上第二次回流焊——(8)清洗、外观检查、检验、封装。用一块薄平板加搬运块,需焊接的产品点锡膏后放在薄平板上进行回流焊;第一次无法点锡膏,必须采用两次点锡膏和回流焊。第一次点锡膏后装入支撑件,然后从搬运块中取出,才能进行回流焊,容易产生支撑件错位、浮起(间隙大);第二次点锡膏回流焊再次加热,弹性夹容易产生气泡、黑斑、变色;弹性夹端部与平板接触,在端部易产生发黑。
原焊锡存在的问题:(1)不能直接点焊锡膏,操作不便;(2)需从工装中取出方可回流焊;(3)外观不良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少工序,避免产品起气泡和变色的焊接工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保险簧片焊接工具,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它由定位板和盖板组成,定位板上设有若干行间隔距离的定位孔,定位板和盖板之间设有定位夹;
所述的定位板由上板和下板粘接而成;
所述的每行定位孔之间设有通气圆孔;
所述的定位板有盖板的另一侧四角上设有柱脚。
由于采用了该工具,现工艺变为(1)弹性夹放入工装——(2)支撑件装入——(3)点锡膏——(4)回流焊——(5)清洗、外观检查、检验、封装。
优点:(1)由两次点锡膏和回流焊,变为一次,由原来的八道工序变为五道工序,减少了一次点锡膏、产品取出、一次回流焊三道工序,提高工效30%,,减少了一次回流焊提高回流焊机设备利用率40%。
(2)采用一次点锡膏和回流焊,避免了产品再次加热所产生的气泡、黑斑、变色,产品表面变得光亮。
(3)由于点锡膏后不用从工装中取下,直接就可进入回流焊进行焊接,避免了产品取出放到平板上这一过程的抖动,消除了支撑件的错位和浮起(间隙大)。
(4)焊接点由原来的垂直变为水平,避免了端部积聚助焊剂的可能,解决了端部发黑不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C-C向视图;
图3为图1的D-D向视图;
图4为图1的E-E向视图;
图5为装入产品后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横向剖视图;
图7为图5的竖向剖视图;
图8为上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A-A向剖视图;
图10为下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它由定位板8和盖板5组成,定位板上设有若干行间隔距离的定位孔9,定位板和盖板之间设有定位夹7。每行定位孔之间设有通气圆孔10,定位板有盖板的另一侧四角上设有柱脚1,定位板由上定位板3和下定位板4粘接而成,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以及柱脚之间用螺钉2固定。
如图8、图9、图10、图11所示,上定位板3的定位孔为“十”字形,下定位板4的定位孔为方形,上下两定位孔重叠在一起,尽寸配合产品保险簧片6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板由上板和下板经耐温树脂粘接成一体,材料采用环氧薄板,可减少焊接时热量的吸收,定位板上开有圆孔,一方面减少焊接时热量的吸收,另一方面有利于热风对流,定位孔的形状和结构设计合理,适合弹性夹定位。
盖板由一片环氧薄板做成,厚度合适。放入弹性夹装入支撑件后,盖上盖板用夹子夹紧,可使整个工装翻一个面,使点锡膏处朝上,就可直接在图一3处点锡膏,操作方便,点锡膏后再整个工装翻回来,取下盖板可直接进行回流焊。
柱脚用胶木做成,略高于弹性夹直径,避免与工作台面接触。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焊接工具,现工艺变为(1)弹性夹放入工装——(2)支撑件装入——(3)点锡膏——(4)回流焊——(5)清洗、外观检查、检验、封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日月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日月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15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