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双消声筒的消声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1745.0 | 申请日: | 200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72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7/10 | 分类号: | F01N7/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浙江省临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声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具体说是一种能降低汽车噪声的带双消声筒的消声器。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上使用消声器需要实现两个目的,一是满足噪声性能,而是汽车底盘有限空间的布置需要。而目前汽车上使用的消声器都是采用单消声筒的,单个消声筒筒体体积小,使之布置在底盘的有限空间,但是往往因为考虑了底盘的空间小,相应的以减小单个消声筒筒体的体积为代价,使得发动机的排气噪声比较大,因而整车的噪声也比较大。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不足:为了考虑使消声器适应底盘的有限空间,消声器上的消声筒体积小,使得发动机的排气噪声比较大,因而整车的噪声也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为了考虑使消声器适应底盘的有限空间,消声器上的消声筒体积小,使得发动机的排气噪声比较大,因而整车的噪声也比较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降低发动机排气噪声的带双消声筒的消声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带双消声筒的消声器,包括消声筒和连接消声筒的主进气管,消声筒前端上设有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进气管一端连接若干支气管,所述支气管另一端连有消声筒。设置多个支气管就是为了能增加消声筒,因为底盘的空间有限,当设置两个消声筒就可以使得消声筒能布置在底盘空间上,提高了底盘空间的利用率,而且采用两个消声筒的筒体体积大于一个单消声筒的体积,这样因为消声筒筒体体积的增大,能更好的降低发动机的排气噪声,有利于降低整车噪声。
作为优选,所述消声筒为两个,所述支气管设在消声筒侧面,且两消声筒平行设置。采用双消声筒增大了消声筒筒体的体积,降低了发动机的排气噪声,有利于降低整车的噪声。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两消声筒的支气管在一直线上。也可以不在一直线上,只要适合汽车底盘的空间布置,提高了底盘有限空间的利用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消声筒上设有固定环。它用来将消声器固定在汽车底盘上。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通过两个消声筒的设置,使得体积增大,不仅提高了底盘有限的空间利用率,而且还降低了整车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见图1,本例一种带双消声筒的消声器,包括消声筒1和连接消声筒1的主进气管3,消声筒1前端上设有出气管5,所述的主进气管3一端连接两支气管2,所述支气管2另一端连有消声筒1,且连接两消声筒1的支气管2在一直线上,两消声筒2对称布置在主进气管3的两侧。
其中,所述消声筒1为两个,且两消声筒1平行设置,所述支气管2连接在消声筒1侧面与消声筒1相通,每个消声筒1上设有与汽车底盘适配的固定环4。
本实用新型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述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17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孔位导槽榫拉式骨架组合包篷
- 下一篇:手机震动马达端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