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尔夫推杆练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5390.2 | 申请日: | 200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15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曾平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平蔚 |
主分类号: | A63B69/36 | 分类号: | A63B69/3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尔夫 推杆 练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尔夫辅助练习器具,尤其涉及一种高尔夫推杆练习装置。
【背景技术】
在果岭上将高尔夫球推击入洞时,都要使用推杆。推杆技术水平的提高,对球员成绩的影响至关重要。球员推杆时杆面角度的控制直接影响球的行进路线,击球时保证推杆杆面与推击路线垂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希望以较少的杆数推球入洞,则需要形成正确的推杆动作姿势,推杆的练习是很重要的,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良好的球感。
在摆动推杆时,若球员手腕或身体发生晃动,则将导致推杆发生不正确摆动,使推杆杆面与推击路线为非垂直状态,从而导致高尔夫球无法准确地沿着正确的轨道滚动进入球洞。
目前,推杆动作练习大都是球手凭自己的手感及目测判断其正误,其准确性难以掌握,特别是推杆的习惯和感觉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为了提高推杆的准确性,业界出现一种辅助练习的高尔夫推杆练习器,其具有呈薄板状的感应体及导向体,所述感应体安装在推杆杆头的一端,并且与推杆杆面在水平面内相互垂直,所述导向体具有一侧面,所述侧面与推杆杆面在水平面内亦相互垂直。练习时,使感应体平贴于导向体的侧面移动,在此过程中,练习者的手腕或身体发生晃动,练习者即可通过手感及目测发现感应体与导向体侧面之间发生了触碰,从而提醒练习者校正姿势。
上述高尔夫推杆练习器仅凭练习者的手感及目测进行主观判断推杆杆面是否与推杆路线垂直,对于不同的练习者,其感觉的灵敏度各不相同,因此,这种高尔夫推杆练习器缺乏客观的精准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客观的精准性较高的高尔夫推杆练习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尔夫推杆练习装置,其包括感应体及导向体,所述感应体安装在推杆杆头的一端,并且与推杆杆面在水平面内相互垂直,所述导向体具有一侧面,所述侧面与推杆杆面在水平面内亦相互垂直,所述感应体具有一外壳,于外壳相对于推杆杆头的外侧面突伸出沿垂直于推杆杆面的方向呈左、右位置排列的左、右触动件,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可分别由左、右触动件触动的左、右触动开关,所述左、右触动开关分别与一左、右提示器相连接,操作推杆时,左、右触动件平行于导向体的所述侧面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上于左、右触动件之间的中央位置处还设置有一中间触动件,所述中间触动件亦突伸出外壳;于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可由中间触动件触动的中间触动开关,所述中间触动开关与一中间提示器相连接,操作推杆时,中间触动件靠着导向体的所述侧面移动。
更具体地,所述中间触动件是一滚轮,其转轴位于外壳上,于所述转轴上还套设有一可随滚轮一同转动的凸轮,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一连杆,所述连杆的中部以一转轴连接于外壳上,连杆的一端搭置于凸轮的侧缘,其另一端位于中间触动开关附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搭置于凸轮的一端设有一小滚轮。
更具体地,所述左、右触动件分别为一转轮,每一转轮与一活动臂相连接,所述活动臂的一端枢接于外壳内,其另一端则枢接转轮;左、右触动开关分别位于二活动壁的内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两个活动腔体,所述左、右触动件分别位于二活动腔体上,每一活动腔体上凸伸出一调节杆,于外壳上开设有二长槽,所述二调节杆分别穿设于所述二长槽中,于调节杆上设置有螺纹,每一调节杆上套设有二螺母,其中一螺母位于外壳之外,而另一螺母位于活动腔体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内还设有转换开关,所述转换开关连接于左、右触动开关及左、右提示器之间。
更具体地,每一提示器为LED灯及蜂鸣器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应体的外壳向外延伸出一凸耳,所述凸耳枢接于推杆杆头上;或者将所述感应体通过一连接体与推杆杆头连接,所述连接体具有一水平部,所述水平部的延伸方向与推杆杆面的延伸方向一致,其固定于推杆杆头上,于连接部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处分别延伸出一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推杆杆面平行,水平部的至少一端还设置有枢接部,所述感应体的外壳向外延伸出一凸耳,所述凸耳枢接于连接体的枢接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平蔚,未经曾平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53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