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包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5441.1 | 申请日: | 200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79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明亮 |
主分类号: | A45C15/00 | 分类号: | A45C15/00;H02J7/00;H04R3/00;H04R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包。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各种各样的包是人们日常出行及远足的载物工具,现有的多功能包,绝大多数都针对包载物的方便性、实用性进行改良。而且,尚未见有在外出时可以对便携电器进行充电的多功能包。
此外,人们在外出时,一般都会使用MP3、MP4、手机等音乐播放器。而现有的便携式音乐播放器一般都通过耳机将音乐播放出来,但使用耳机容易造成众多疾病,而且音响效果也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在外出时能对便携电器充电的多功能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多功能包,包括包本体,其特征是:还包括光电转换器、电压转换器和充电接口,所述光电转换器位于包本体的外表面,所述电压转换器连接在光电转换器和充电接口之间,所述电压转换器能将光电转换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转换成恒定电流特定电压的电信号并输出至充电接口。
优选地,
还包括控制模块和二次电池,所述控制模块输入端与电压转换器输出端相连,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端分别与二次电池和充电接口相连,用于选通二次电池或充电接口与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相连。
还包括音频功放模块和扬声器,所述音频功放模块包括音频输入接口和功放电路,所述功放电路连接在所述音频输入接口和扬声器之间,所述二次电池的电源提供端与功放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所述光电转换器为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扬声器包括左扬声器和右扬声器,所述左扬声器和右扬声器分别位于所述包本体的左侧和右侧。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单刀双掷开关连接在电压转换器和二次电池、充电接口之间,用于控制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与二次电池相连或与充电接口相连。
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连接在二次电池与功放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包除具备普通包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外,利用了清洁能源太阳能给可便携式用电器或二次电池充电。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包具有环保、节能的优点,符合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包利用已充电的二次电池作为功放电路的电源,将音乐播放器的音频信号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这样在背包时,大家可以一起分享美妙的音乐。给出行、旅游、野外聚会等带来无限的乐趣。这种多功能包既方便实用又具有时尚性和娱乐性,达到出行时轻松娱乐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多功能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多功能包的电路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二的多功能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二的多功能包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三的多功能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三的多功能包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如图1、2所示的多功能包,包括包本体1、光电转换器2、电压转换器3、充电接口7。所述电压转换器3连接在光电转换器2和充电接口7之间。
所述包本体1用于装载物品,可以有多种形状。所述光电转换器2位于包本体1的外表面,可以接受太阳光的照射。所述光电转换器2优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光电转换器2用于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输出至电压转换器3。所述电压转换器3用于将光电转换器2输出的电压信号转换成恒定电流特定电压的电信号并输出至充电接口7。所述充电接口7位于包本体1的外表面,方便用户将需要充电的物体置于其上。
上述多功能包的工作原理如下:
安装在多功能包上的光电转换器2经阳光照射,将太阳能转变成具有一定电压和电流的电能,输入到电压转换器3,电压转换器3将光电转换器2输出的电压信号转换成恒定电流特定电压的电压信号并输出至充电接口7。用户可将需要充电的物体置于充电接口7上,从而对该需要充电的物体进行充电。
具体实施方式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明亮,未经周明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54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