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体式复合气化炉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7146.X | 申请日: | 200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30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海军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 |
代理公司: | 张家界市慧诚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红旺 |
地址: | 427400湖南省桑植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复合 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具,尤其是一种生物质燃料产生燃气的炉具。
背景技术
生物质炉具开发一般有两种技术方案,一种为半气化燃烧,一种为全气化燃烧。全气化是将生物质原料放在气化炉内,通过高温裂解及还原产生可燃气体(含一氧化碳、氢气、甲烷、乙烷等),气体通过管道输送到燃气灶供人们生活用能。如制气炉专利(专利号02277000.3)技术就属于这类炉型,虽然目前在气化炉技术当中最为领先,但尚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技术不足:a要配风机;b燃气中含有木焦油;c对原料使用有一定的要求。
半气化炉具主要是采取一次加足料并从上点火往下燃烧,同时利用二次三次供氧达到气化燃烧,若原料粒度、数量及密度达不到要求,燃烧极不稳定,易产生烟气,另外,长时间使用加料很不方便,要停火或熄火后重新装料,另外,为了解决自然供氧不足,很多厂家还配上风机作补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式复合气化炉,其将全气化及半气化两种炉具的技术优势进行有机结合,达到克服原来炉具技术的不足,这种炉具从原理上定性为复合气化炉。
本发明提供的整体式复合气化炉,具有气化炉堂、氧化燃烧室和多次配氧器,氧化燃烧室安装在气化炉堂内,氧化燃烧室的上端安装多次配氧器,氧化燃烧室上部有燃气孔,侧面设置有进料管,多次配氧器通过多次配氧管与进风口连通。
在炉堂的下部外围设有环形风道,环形风道与进风口连通,气化炉堂下部有进风孔与环形风道连通。
所述气化炉堂下部为纵向截面为梯形的台状体,台状体与炉壁之间形成环行风道。
所述多次配氧器具有多层次的筒状或纵向截面为倒梯形的氧气分配盘,氧气分配盘上有供氧孔,氧气分配盘与多次配氧器器壁之间构成供氧环道,供氧环道通过多次配氧管与进风口连通。
所述进料管由里到外向上倾斜设置,管口有活动盖。
所述多次配氧器上方设置有二次燃烧室,二次燃烧室接通烟管。二次燃烧室由设置在多次配氧器出口周围的活动内盖和炉顶的外盖之间的空间构成,活动外盖上有便于放置炊具的孔。
所述气化炉堂和氧化燃烧室下部设有灰仓,灰仓与大气相通。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复合式气化炉具,当加入氧化燃烧室中的粗生物质燃料被引燃后,由于充分燃烧产生大量热能,即可以炊事用,同时,由于热传导使气化炉堂内装入的细生物质燃料发生高温裂解,产生大量可燃性气体,该可燃性气体通过氧化燃烧室壁上的燃气孔进入氧化燃烧室内,且与氧化燃烧室内高温裂解后的碳原子接触,将燃气中的木焦油、水蒸气还原成其它可燃性气体,然后通过多次配氧器充分配氧后在二次燃烧室完全燃烧,燃烧后的废气、灰尘通过烟道及烟管排出。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1)可不需风机(亦可配风机,但火力更猛,适用于餐馆);(2)原料适应广:木柴、木屑、野草、秸秆、废弃物、畜禽粪便的生物质燃料任何一种或多种都行;(3)节能:每公斤可燃烧一小时;(4)热值高:燃烧室温度可达700-800℃;(5)无烟尘和焦油,不存在二次污染;(6)操作方便,使用与传统柴灶一样,适合大众消费;(7)性能稳定,加料时不影响燃烧,火焰十分稳定。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灰仓2、进风口3、多次配氧管4、台状体5、炉壁6、气化炉堂7、活动内盖8、密封槽9、二次燃烧室10、外盖11、内桥12、外桥13、供氧孔14、氧化燃烧管15、活动门盖16、进料口17、燃气孔18、氧气分配盘19、多次配氧孔20、多次配氧器21、封火盖22、烟道23、烟管24、环形风道25、供氧环道26、活动灰盖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中,气化炉堂6内有氧化燃烧室14,氧化燃烧室14的上端与多次配氧器20接通。多次配氧器20具有由三个不同直径的筒状的氧气分配盘18,氧气分配盘18上有许多均匀分布的供氧孔19,氧气分配盘18与多次配氧器20器壁之间构成供氧环道25,供氧环道25通过多次配氧管3与进风口2连通,多次配氧器20上还配有灭火盖21。氧化燃烧室14的室壁上部分的不同高度处开有多个燃气孔17,侧面设有由里到外向上倾斜设置的进料管16,进料管16管口设有活动门盖15,氧化燃烧室14底部有内桥11,氧化燃烧室14与多次配氧器20和炉壁5之间有间隙形成夹空层,该夹空层构成气化炉堂6,气化炉堂6底部设有外桥12,内桥11和外桥12下方设有灰仓1。气化炉堂6下部分为纵向截面为梯形的台状体4,台状体4与炉壁5的下部之间形成环形风道24,台状体4上有多个进风孔13。氧化燃烧室14的底部及台状体4的底部与灰仓1连通,灰仓1与炉外大气连通,灰仓侧部设有活动灰盖26。炉顶部有活动安装的外盖10,多次配氧器出口周围设置有活动内盖7,活动内盖7通过炉壁上的密封槽8活动安装在炉壁5上,外盖10和活动内盖7之间的空间构成二次燃烧室9,外盖10上有便于放置炊具的孔,二次燃烧室9通过烟道22与烟管23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海军,未经周海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71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