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弃物造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7640.6 | 申请日: | 200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38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胡耀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灿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54 | 分类号: | B28B1/5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弃物造纤装置,主要指一种可将废弃物处理形成为固化的纤维体,并可具较佳量产效率,且可制造直径较小的纤维体以提升较佳再生利用性。
背景技术
在工业发达的现代中,因各式工业产品相继的被制造,因而制造过程中的损耗或制造成品于使用一段时间损坏后,即产生了各式工业废弃物,又人类生活中将产生食物或其它各式各样的废弃物,目前处理方式一般系置放于焚化炉或熔融炉形成飞灰渣或熔融块燃烧处理。
而该经燃烧处理后冷却的熔融块不能再燃烧处理,传统方式系将熔融块载运至适当掩埋场掩埋处理,但前述习知方式即因运输掩埋程序而造成熔融块处理不便及成本增加情形,又传统方式亦有将熔融块作为级配材料使用,但仍仅具低利用价值,而该熔融块未能善加利用其耐热防火特性,造成资源浪费缺失。
又该熔融块因其成分复杂性过高,一般含较高金属杂质,并不易作其它较高经济价值再生利用,例如图11所示的温度、黏度关系图,因不同废弃物产生的熔融块成分A、B不同,即产生不同凝固点、不同液态可延展区,并造成不易生产造纤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弃物造纤装置,其可将废弃物处理形成固化的纤维体,并可具较佳量产效率,且可制造直径较小的纤维体以提升较佳再生利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废弃物造纤装置,其包含:机壳,其设置有可导入熔融液或熔融块或飞灰渣的进料管,又其于下方设置容室,该容室设置导出口;承接座,其设于进料管下方,并具可供熔融液流出的导出口;飞轮,其由轴杆设于承接座的导出口下方;数离心切线轮,其具轴杆并设于飞轮侧方,并其外缘与飞轮表面抵触;传动装置,其连动飞轮、离心切线轮的轴杆转动。
所述飞轮表面对应其圆周方向设置数直向槽沟。
所述飞轮表面对应轴向设置数横向槽沟,并该直、横向槽沟连通,且横向槽沟深度大于直向槽沟深度。
所述离心切线轮外缘具刷体且与飞轮表面抵触。
所述每一飞轮搭配一离心切线轮。
所述每一飞轮搭配一个以上离心切线轮。
所述机壳的容室连设风鼓。
所述机壳设置可导入外界惰性气体的气流入口。
所述机壳的进料口设置排烟口、感温器。
该装置还设有可对导入进料管的熔融液或熔融块或飞灰渣加热的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为高周波加热器或电极加热器。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可令由燃烧炉体导出的以废弃物形成的熔融液、熔融块或飞灰渣,由进料管进入机壳的容室内,再由加热装置快速加热至工作温度,而该加热温度可由红外线测温计感测至熔融液可延展温度,并可配合控制导入机壳进料管的导入量使经加热装置加热导入承接座的熔融液,从而达到适于延展温度;又由承接座导出口导出的黏稠熔融液流至飞轮表面并可对应飞轮旋转而延展,而借由飞轮的直向槽沟可有助于熔融液的流体扩散及扩大其自由面面积,又横向槽沟的侧壁可承接由直向横沟流下的熔融液,使得延展及初牵引过程熔融液不会与飞轮表面脱离;又该飞轮旋转可付予熔融液动能,并当延展至离心切线轮位置时可借由离心切线轮的外缘刷体或凸粒牵引飞轮表面的熔融液向离心切线方向拉伸,且牵引拉伸时因熔融液与飞轮表面接触面减小及温度冷却,使得拉伸的熔融液可被抛出,且可瞬间冷却形成长条纤维体,而前述借由熔融液旋转的动能及离心力相互作用可使得细长纤细体与飞轮及离心切线轮表面脱离;又该仍附着于飞轮表面上的残留熔融液可配合飞轮旋转至另一离心切线轮位置,并再由另一离心切线轮牵引抛出,使得飞轮表面的熔融液可更有效率的被牵引造纤,且借由先延展再牵引造纤的方式可使纤维体直径更减小以增进其利用性。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气流入口可导入如氮气的惰性气体以断绝容室内的氧气,可避免飞轮、离心切线轮氧化以增进其使用寿命,又该容室内经抛出的纤维体可借由风鼓的吸力向机壳导出口导出,并可由收集装置收集。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造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造纤装置的飞轮、离心切线轮示意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造纤装置另一示意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熔融液导入进料管、承接座示意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熔融液导入飞轮示意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熔融液导入飞轮表面直向槽沟示意图;
图7系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造纤动作示意图;
图8系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造纤及收集示意图;
图9系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灿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灿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76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半导体致冷凉帽
- 下一篇:复合绒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