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水式蓄水花盆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7936.8 | 申请日: | 200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27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贺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光军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5/00;A01G2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41700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水 蓄水 花盆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种能够在底部储水并且可以不断向上补充水分的花盆,尤其是储水式蓄水花盆。
二、背景技术
公知技术中,花盆在靠近底部的外壁上开排水孔,浇水后,渗下的水分从花盆底部流出,多数情况下,虽然花盆底部不断渗出水,但仍要要经过反复浇水,才能将花土浇透,这必然造成了水分的浪费,土壤保水有限,所以必须经常的浇水。据研究,多数植物在水分过多或过少时都不利于正常生长,因而大面积浇灌作业已开始广泛应用类似滴灌或喷灌浇水的办法,少量、稳定、持续不断浇灌,既利于植物吸收、保持土壤基本稳定的含水量,也有利于节约水资源。而对于从改变花盆构造入手,实现既利于盆栽植物生长及土壤的含水需要,又利于节水的新技术方案未见公开。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底部存水且能持续向盆内土壤续水的花盆,即储水式续水花盆。
解决以上问题的措施在于,盆体内中部固定隔板将盆内空间分为上部的土腔和下部的储水腔,储水腔位于盆体内下部,隔板中部开管孔,输水立管固定于储水腔中,输水立管上端开孔与隔板中部管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有储水腔5的蓄水和输水立管7的供水作用,明显延长浇水时间间隔,减省浇水次数,在两次浇水期间,既保证了花卉的耗水需要,又稳定土壤含水量,提高水利用率,节约水资源,降低了因不科学浇水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盆体2内中部固定隔板3将盆内空间分为上部的土腔1和下部的储水腔5,储水腔5位于盆体2内下部,隔板3中部开管孔4,输水立管7固定于储水腔5中,输水立管7上端开孔与隔板3中部管孔4连通。
输水立管7底部边缘有透水槽8,储水腔5上部对应的盆体2壁上开有溢水孔6。隔板3上分布有连通土腔1和储水腔5的渗水孔14。土腔1底部对应的盆体2壁上开有透气孔13。
土腔1和输水立管7中填有花土,向土腔1中注水后,多于水分透过渗水孔14落入储水腔5,同时部分下渗的水透过输水立管7中的花土由水水立管7底部边缘透水槽8注入储水腔5,当储水腔5中水面渐高时,将由溢水孔6流出,这时停止向土腔1中注水,当土腔1中花土的水分消耗后,由土壤的吸水作用,储水腔5中水经过透水槽8,并透过输水立管7中的花土向上汲,土腔1中花土通过透气孔13与外界保持呼吸流畅,从而保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土腔1中花土的水分均衡。
由于有储水腔5的蓄水和输水立管7的供水作用,明显延长浇水时间间隔,减省浇水次数,在两次浇水期间,既保证了花卉的耗水需要,又稳定土壤含水量,节约水资源。
实施例2:盆体2内中部固定隔板3将盆内空间分为上部的土腔1和下部的储水腔5,储水腔5位于盆体2内底部,隔板3中部开管孔4,输水立管7固定于储水腔5中,输水立管7上端开孔与隔板3中部管孔4连通。
盆体2内自上而下固定一注水管11,注水管11上端开口于土腔1上端,下端穿过隔板3开口于储水腔5。注水管11中穿过一个浮杆10,浮杆10下端连接一个浮球9,浮球9处于储水腔中。
输水立管7壁上开有透水孔12,储水腔5上部对应的盆体2壁上开有溢水孔6。土腔1底部对应的盆体2壁上开有透气孔13。
土腔1和输水立管7中填有花土,除与实施例1注水办法相同向土腔1中注水外,还可以经注水管11直接向储水腔5中注水,当储水腔5中水面渐高时,浮球9上升顶起浮杆10,水面继续上升,储水腔5中水经过透水孔12,接近储水腔5上沿时,的水分将由溢水孔6流出,这时停止向土腔1中注水;当土腔1中花土的水分消耗后,由土壤的吸水作用,储水腔5中水经过透水孔12,并透过输水立管7中的花土向上汲,土腔1中花土通过透气孔13与外界保持呼吸流畅,从而保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土腔1中花土的水分均衡。当储水腔5中水分消耗后,浮杆10下沉,当浮杆10下沉至一定程度时,急需补水,浮杆10上可以制有刻度、色标等标记,以便读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光军,未经贺光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79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红外线、蓝牙收发读卡器
- 下一篇: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旋风分离器中心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