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杆毛笔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7943.8 | 申请日: | 200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95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马怀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怀俭 |
主分类号: | B43K8/02 | 分类号: | B43K8/02;B43K3/00;B43K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3600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书画工具,是将中国的传统毛笔创新改良为一种新型毛笔。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书法和中国画的基本工具——毛笔,几千年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传统毛笔是通过手指执捏笔杆而使笔头移动进行写字或绘画。“擪、押、钩、格、抵”的五指执笔法要求严格,没有十几年的艰苦磨练,很难运笔自如,初学书画执笔不易,直接影响着笔头的使转、书画线条的艺术品质和力度。
公知的毛笔是由毛笔头和硬质长笔杆组成,手指与笔头是通过笔杆的间接控制关系,很难对笔头驾驭自如,这是传统毛笔的不足之处。于是古、今都有人用手指直接蘸墨进行写画,称为指画。但由于手指不能含墨又没弹性,所以这只是个别入偶尔的墨趣。
近年来,对传统毛笔也有一种创新产品,就是将自来水笔的钢笔尖换成毛笔头,优点是使书写能够连续进行,不必经常蘸墨;但因笔头较小,局限性大,故尚未被书画界接受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毛笔装置。它能有效地发挥手指挥动毛笔头的功能,使毛笔头和食指紧密连接在一起,手指直接控制笔头运动,在进行书画时挥洒自如、随心所欲,使书画学习者省去了旷日持久地苦练执笔法。对于指书画者来说,则解决了手指不含墨及无弹性的烦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无杆毛笔由毛笔头和指套为主要部件组成,其特征是:它没有传统毛笔的硬质长笔杆,只有毛笔头、硬指套、软指套三个部件连接成的写画工具,是将毛笔头固定在硬指套上,再将软指套连接在硬指套上,软指套可有两种不同的产品形状供选择,一种是圆筒的软质乳胶式;另一种是开敞的子母扣粘式。笔头部分与传统的毛笔头无异;硬指套部分为圆短管式;软指套为柔韧薄软管。笔头的作用是蘸墨书写;硬指套的作用是一端固定毛笔头,一端连接软指套;软指套的作用是供手指插入并箍紧。使用时,只须将食指插入软、硬指套中,毛笔头便和食指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浑如一体,便可以进行写字或绘画。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从而改变手指对毛笔头的间接控制为直接控制。使毛笔的掌握和使用变得比较方便和简便,易于为一般人所掌握,有利于书画的学习和创作。
附图说明:
附图中明确画出了无杆毛笔的整体形状和三个主要部件的具体位置及相互关系。1、表示毛笔头。2、表示硬指套。3、表示软指套。
图1是表示当软指套部分采用圆筒式时的形状、食指可直接插入软指套。
图2是表示当软指套部分采用开敞式子母扣粘带时的形状。其适用与粗细不同的手指,裹紧后自行扣粘。
图3是沿A-A硬指套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由毛笔头和指套为主要部件组成,其特征是;它没有传统毛笔的硬质长笔杆,只有毛笔头、硬指套、软指套三个部件连接成的写画工具,是将毛笔头固定在硬指套上,再将软指套连接在硬指套上。将毛笔头的功能和手指作画的方法巧妙结合,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书画毛笔。毛笔头1完全采用传统毛笔头的制作工艺,常用羊毫、狼毫、兔毫、兼毫等;硬指套2为短管式,采用硬塑料或者胶木、竹管制成,其一端固定毛笔头,另一端粘接软指套3,长25毫米,上端内径20毫米。软指套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圆筒软质乳胶式,材料用柔韧结实伸缩性强的乳胶,长60毫米,直径25毫米;使用时,食指直接插入指套内,手指和笔头便紧紧连为一体,即可随意写画;另一种是开敞式,材料采用子母扣粘带,如附图2所示,使用时,将粘带裹紧食指,使子母扣粘紧,既可进行写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怀俭,未经马怀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79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架停车场
- 下一篇:用于作业机械的驾驶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