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故障车电子警告牌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8319.X | 申请日: | 200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27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慈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小慈 |
主分类号: | G09F13/00 | 分类号: | G09F13/00;G09F13/16;G09F1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01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故障 电子 警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故障车警告标志牌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故障车警告标志牌主要是一种三角型光反射式,它虽然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但是该标志牌有它的不足,现有的标志牌主要是依靠外光线照射来显示的,如果遇到照射的外光线不足时,就会产生警告标志不清晰的状况,特别是夜间、雨天、雾天时会使警告标志牌失去应有的警告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故障车电子警告牌,它具有防水、抗震、节能、电池寿命长、亮度高、不受天气影响等优点。它是由可折叠底座1、支架2、电池盒3、开关4、控制单元5、三块反射光面板6、三块反射光底板7、多个发光二极管8、警示标志9、电池10组成;可折叠底座1被安装在支架2的中间并且可折叠,支架2与可折叠支架1相连接,电池盒3被安装在支架2内,电池组10被安装在电池盒3内,开关4被安装在支架2的表面,控制单元5被安装在支架2内,三块反射光面板6与三块反射光底板7通过绑定连接并且三块反射光面板6与三块反射光底板7首尾相连接并尖端向上被安装在支架2上,多个发光二极管8被安装在三块反射光面板6与三块反射光底板7内,警示标志9被安装在三块反射光面板6与三块反射光底板7上顶端连接处的下方;控制单元5的两个输入端与电池组10的两端相连接,控制单元5的两个输出端与多个相并联的发光二极管8的两端相连接。控制单元5的两端采用绑定工艺技术,具有防水、抗震的功能,在雨天可以正常使用,内部电路不会受到雨水影响而损坏标志牌。本实用新型使用2对普通1号干电池,可连续闪光使用150小时,长期使用免换灯泡并且超值节能,电池寿命长,发光亮度高,显示清晰,光距在1000米以上,内设置闪光、全亮光、全自动光控与自身反光的功能。本实用新型除了作为故障车警告标志作用外,也可适用于道路维修作业。新型故障车电子警告牌是在原标志牌显示效果及使用性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尤其适合夜间和恶劣天气下的应急显示。由于本实用新型使故障车标志牌的显示效果及使用性得到改进,提高了现有故障车标志牌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使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由可折叠底座1、支架2、电池盒3、开关4、控制单元5、三块反射光面板6、三块反射光底板7、多个发光二极管8、警示标志9、电池10组成;可折叠底座1被安装在支架2的中间并且可折叠,支架2与可折叠支架1相连接,电池盒3被安装在支架2内,电池组10被安装在电池盒3内,开关4被安装在支架2的表面,控制单元5被安装在支架2内,三块反射光面板6与三块反射光底板7通过绑定连接并且三块反射光面板6与三块反射光底板7首尾相连接并尖端向上被安装在支架2上,多个发光二极管8被安装在反射光面板6与反射光底板7内,警示标志9被安装在三块反射光面板6与三块反射光底板7上顶端连接处的下方;控制单元5的两个输入端与电池组10的两端相连接,控制单元5的两个输出端与多个相并联的发光二极管8的两端相连接。控制单元5的两端采用绑定工艺技术,具有防水、抗震的功能,在雨天可以正常使用,内部电路不会受到雨水影响而损坏标志牌。本实用新型使用2对普通1号干电池,可连续闪光使用150小时,长期使用免换灯泡并且超值节能,电池寿命长,发光亮度高,显示清晰,光距在1000米以上,内设置闪光、全亮光、全自动光控与自身反光的功能。本实用新型除了作为故障车警告标志作用外,也可适用于道路维修作业。新型故障车电子警告牌是在原标志牌显示效果及使用性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尤其适合夜间和恶劣天气下的应急显示。由于本实用新型使故障车标志牌的显示效果及使用性得到改进,提高了现有故障车标志牌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小慈,未经黄小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83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